清谈在哲学层面发生的争论,是关于宇宙世界的“有”和“无”的问题。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两位天才的思想家王弼与何晏,就活跃于此历史时刻。关于“有”和“无”的争论,参与的人比较少,“名教”与“自然”的争论牵连面广,参与的人多,持续的时间相当之长。“名教”关乎政治伦理秩序,“自然”关乎个体生命的自由。王弼的观点主要见于他的《老子注》一书,何晏则注《论语》,两人都从儒家和道家的最高经典追溯自己思想的源头。哲学论争和“名教”与“自然”的争论互为表里,包括高人、雅士、名流在内的魏晋知识分子群体,鲜有置身于这一时代主题之外者。
但到了下一代,情况发生了改变。《晋书》记载,阮籍的从侄孙阮瞻,一次拜见当时已经位至“三公”的王戎。王戎问这位年轻人:“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阮瞻回答说:“将无同。”当时圈内人士称阮瞻的回答为“三语掾”。“将无”是不含实义的语助词,“将无同”就是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同”。前辈们争论不休的“名教”与“自然”问题,到下一代人那里,已超越对立,摆脱执著,变成无需争论不必争论的问题了。
《世说新语》的类似记载,是王衍和阮籍的侄儿阮修的互相对问。诚如大史学家[注: 历史学家古希腊三大史学家是: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详细介绍: 希罗多德他是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被人们尊称为“历史之父”。]陈寅恪先生所说:“答者之为阮瞻或阮修皆不关重要,其重要者只是老庄自然与周孔名教相同之说一点,盖此为当时清谈主旨所在。”(《陶渊明[注: 陶渊明(约376~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友人私谥“靖节征士”,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陈著《金明馆丛稿初编》,页203)《晋书》记载,王戎听了阮瞻的回答,不禁“谘嗟良久”,最后表示认同。当年持论甚坚的清谈领袖,在时代前行的年轻人面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