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流潋紫看过十几遍《红楼…
莫言:每个作家都谈人性…
访河北曹雪芹文化园:溯…
透过红楼看清朝贵族的奢…
卞藏本确为《红楼梦》古…
莫言与电影《红高粱》:…
莫言:舞剧《红高粱》成…
麦家重读莫言《红高粱家…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增…
莫言获诺奖 《红高粱》…
最新热门    
 
《红楼梦》是命中“萧何” 俞平伯成败皆于此

时间:2013-01-14 12:10:50  来源:不详
。对于《红楼梦》研究,他诚恳地提出了三点意见,能否引起当时红学界的重视,这对他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此时,夫人许宝驯已病故,没能看到这桩纠结多年的公案尘埃落定。
  1986年,俞平伯出访香港演说《红楼梦》。在老人心中,还存留着二十年代途经香港赴英留学的记忆。再次去,他说,要配副眼镜,好好睇下香港。“睇”完之后,他随手写下了老杜的诗句: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故园一直在心里晃荡着
  俗语说百炼成钢,观其一生,俞平伯是在一波波的惊涛骇浪里练就了宠辱不惊的定力,什么样的日子都散淡地去应对。
  1969年,年届七旬的俞氏夫妇赴河南干校。住在农民家的一间简陋茅屋里,写就了许多清新安逸的好诗句:
  茅檐极低小,一载住农家。侧影西塘水,贪看日易斜。(《无题》)
  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撼了北京,天天闹避震。俞氏夫妇却坚守在二层楼的寓所里,岿然不动。只有两个晚上,在“紧急通知”之下,他们住在了防震棚里。事后俞平伯在日记里写:……卧见碧天,巧云往来,空气清新,只稍凉减寐耳。点蚊香,一夕恬然无忧。
  活到这份里,人生已露近情随性的端倪。不是说,顺乎天性,就是身在天堂吗,俞平伯是实践得比较彻底的一位。无论冬夏,总是打着赤脚,几套中式布衣裤换着穿,衣服上,有烟灰烧出来的洞洞星罗棋布。他嗜烟,但不重牌子,能冒烟的就行;嗜肉,不喜蔬菜;想吃就吃,困了倒头就睡……宛如大水养鱼,自然率性。终年九十,也算是高寿了。
  俞平伯不善言辞,怕与人周旋,看似怪癖,内里却有深情。夫人许宝驯病逝,丧事办得极简单。俞平伯表现得异常冷静,只是坚持将骨灰安放在自己的卧室内。常常在夜里一个人自言自语,甚至是狂吼。他把自己的抑郁心酸都写在了日记里:高龄久病,事在定中。一旦撒手,变出意外。余惊慌失措,欲哭无泪,形同木立。次晨火葬,一切皆空。六十四年夫妻,付之南柯一梦。
  如今,他与夫人合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碑文是他生前亲笔拟好的:德清俞平伯杭州许宝驯合葬之墓。
  文/朱红梅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