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莫言位列中国名人榜第十…
赵秉钧:在天津创立中国…
赵秉钧:在天津创立中国…
南越王宫遗址露脸 将建…
中国历史上的起义口号及…
中国首艘水下考古船重庆…
中国烧制砖史可追溯至5…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大…
成龙欲捐中国古建筑给新…
最新热门    
 
中国城镇化人口超50% 学者:千城一面是蔑视传统

时间:2013-04-26 14:26:56  来源:不详
“城镇化”,仿佛摆在面前的一道热气腾腾的四川火锅,让人垂涎美味,又忌惮辛辣。 
  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50%,首次超过农业人口,中国正以每天消失100个村子的速度,快步进入城镇化。这一里程碑式的数据背后,是地方各级政府和大小房地产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两会上代表、委员热烈讨论。但“千城一面”、农民工的钟摆式城乡二元结构的困扰,交通堵塞、房价飞涨、就业困难等“大城市病”的阴影,一直围绕着“城镇化”的命题。
  为此,《北京晨报》邀请了著名青年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学者吴晨,以业内人士的视角,解读如何看待城镇化。
  城镇化是大势所趋 
  城镇化源于欧洲,最早始于英国,在国外称为“城市化”,我国幅员辽阔,城市、农村差别巨大,在中国叫做“城镇化”更合适。
  北京晨报:城镇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吴晨:城镇化是不可逆的时代变革。过去两百多年中,是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的一个话题,但在中国,只是在最近的几年才引起公众的更多关注。城镇化源于欧洲,最早始于英国,在国外称为“城市化”,我国幅员辽阔,城市、农村差别巨大,在中国叫做“城镇化”更合适。
  城镇化表面上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实现农民为市民的过程,需完成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重要转变,使其成为经济繁荣的最大引擎,其中核心问题之一是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在城镇化进程中继续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问题,绝非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那么简单。
  城镇化不是城市复兴
  “城市复兴”是应对更高层次或已经经历过城镇化后的城市发展的新的需求与挑战。wwW.lsQn.Cn
  北京晨报:城镇化与您近年来所研究的“城市复兴”内涵相同吗?
  吴晨:相关但不相同,“城市复兴”是应对更高层次或已经经历过城镇化后的城市发展的新的需求与挑战。
  以英国为例,英国城市发展是以工业化革命为基础的,英格兰的东部与东南部如曼彻斯特等城市都经历过极度繁荣的时期,但在“二战”后工业制造业开始衰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注: 七十年代”是指一个世纪的第7个十年。现在特指20世纪70年代。在七十年代,世界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多极化正式形成。]进入极度衰退的时代,资源衰竭了,则繁荣不再。
  “城市复兴”指的是如何在城市进入衰败时,用综合的手段来刺激城市的发展,包括经济植入、社会公平,对城市功能、城市空间结构进行调整等,使其恢复活力、增加就业。这些问题在中国也同样存在,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
  城市复兴,实际上是针对城镇化所带来问题的重新出发,城市的再次起飞。
  吴晨:千城一面便是蔑视传统
  快速而低质的隐忧
  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但存在质量普遍不高的隐忧,过度、过快、低效、粗放式的、以土地经济为前提的城镇化,成为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 
  北京晨报:作为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者,您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吴晨:中国城镇化人口已超过50%,而剩下的农业人口中,只有40%的人完全从事农业劳动。中国正以每天消失100个村的速度,快步进入城镇化。 
  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但存在质量普遍不高的隐忧,过度、过快、低效、粗放式的、以土地经济为前提的城镇化,成为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