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儒学专家杜维明:“学而…
放映技术改变中国影市未…
6名海外专家获“陕西文…
专家研讨张大千艺术成就…
学者马瑞芳重新解读《红…
三问民国建筑被强拆 专…
专家谈北京什刹海地区旧…
专家:中国电影海外弱势…
专家批央视原创纪录片《…
广州民国建筑深夜遭偷拆…
最新热门    
 
专家解读余华《第七天》:有想法,但会有争议

时间:2013-06-23 17:03:06  来源:不详
痛,像人生过病之后产生的炎症。余华希望能将疼痛拿出来,而不只是掩盖起来。掩盖,反倒让伤害逐渐扩大;及时治疗,可能会较快康复。
  余华特质:
  “不是对人性不信任,只是对现实不认同”
  青阅读:对《第七天》引发的争议,余华自己怎么看?
  洪治纲:余华说,预料之中。“我写小说,没有不争议过。”“当年《活着》,争议照样很大。”对有争议,他是不介意的。你没看他现在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嘛。
  青阅读:难道不可以多一点和公众交流的勇气吗?
  洪治纲:不是交流勇气的问题。是现实的可能性问题。我个人觉得,这个小说,由他来做深度解读,不太好说——尽管他写的是小说,不是纪实文学。即便是小说,他也不是“正面强攻”。余华何其聪明,在用荒诞写荒诞。
  青阅读:举个您认为余华写得聪明的例子。
  洪治纲:《第七天》里,有很多隐喻。譬如,无家可归的小敏,对杨飞说,你给爸爸打电话吧,“他知道明天在哪里”;杨飞“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说“我怀疑自己给盲人指错了方向,因为自己就在迷失之中。”
  余华写等待进火化炉的亡灵排号,贵宾号是V打头,普通号是A打头,豪华贵宾号也许不需要号码,由此生发“金钱在权力面前自惭形秽”一说。然后他的笔下,才会在人生各种无奈的结束来临之际,有新的温暖故事在“死无葬身之地”开始——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青阅读:我留意到,大家对《第七天》的好评,多集中于杨飞与养父之间父子情深、“鼠妹”的爱情等等。为什么余华在满目现实荒诞的时候,还能写这些暖色?
  洪治纲:余华不是对人性不信任,只是对现实不认同。他坚信人性中美好温淳的东西。从《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余华在这一点上就如此。《第七天》,是余华审美的一贯坚持。
  青阅读:《第七天》写亡灵,是否与童年时期父母在医院工作,他会在太平间睡觉的记忆有关?
  洪治纲:从理论上来说,这是成立的。从文艺心理学上来说,童年,会影响创作者的一生。
  文/本报记者 朱玲
  《第七天》写了什么?
  已经死去的杨飞,接到来自阴间电话,催促他去火化——他知道自己死了,可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待他到殡仪馆排队拿号,由于没买墓地,只得放弃火化,成了“死无葬身之地”的孤魂野鬼。——他是在餐厅失火时被砸死的,那一刻他正震惊于电视中已成高管情妇的前妻自杀的新闻。
  在阴间,杨飞开始寻找养父。他是铁路工人杨金彪捡的养子。父子情深,杨金彪老来有病,怕拖累他无声离去。这一路,杨飞见到各路亡灵,这些人间过客,许多都是各类新闻事件的主人公——拆迁、瞒报死亡人数[注: 介绍 死亡人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生命的人数之和。 相关条目 死亡人数 时期 失去生命 人 原因-siwangrenshu]、死婴丢弃、“鼠族”生活、杨佳杀警案、地下卖肾……这些时代疼痛,被《第七天》聚在了一起。在余华笔下的“死无葬身之地”,人与人友爱互助,食品是安全的……“人人死而平等”。
  《第七天》/余华 著
  新星出版社2013年6月版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