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陈晓卿:《舌尖》不是我…
陈晓卿:《舌尖》不是我…
《舌尖2》首播引热议 被…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舌尖上的端午——粽子的…
舌尖上的端午——粽子的…
舌尖上的端午——粽子的…
舌尖上的端午——粽子的…
舌尖上的端午——粽子的…
舌尖上的端午——粽子的…
最新热门    
 
《舌尖2》引争议 食物镜头太少遭吐槽

时间:2014-04-23 10:18:05  来源:不详
2011年,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国人“眼泪与口水齐飞”,在荧屏和网络上创造了空前的观看奇迹。时隔两年,央视重磅推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简称为《舌尖2》)。4月18日,央视播出了《舌尖2》第一集《脚步》。有消息称,首集全国收视率达到了1.572%。首播当晚,“舌尖”跃居微博话题榜首位,引发了不少观众热议,有观众表示被片子传达的乡愁所打动,也有观众认为美食的画面不够丰富,精彩的食物一笔带过让人失望。 
  点赞:
  人情触动灵魂
  “《舌尖2》开篇好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着记忆深处的故乡。”“从人开始,叙事起兴,入眼观感,入心情感,美食成为背景,触动灵魂。”“深夜看这个差点看哭了,那份属于中国人朴实的人情味儿,才是中国最珍贵的美味。”“其实,看完之后印象最深的不是各种美味,而是人情。喜欢‘舌尖’,欣赏美食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还能看到广阔的中国,看到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真正打动人的永远都不是矫揉造作的词藻,而是普通老百姓最平凡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纪录片应该有的样子。”看完首播,不少网友为《舌尖2》中满满的人文关怀而点赞。
  回应:
  分集导演:
  想透过美食看中国
  对于这场“味蕾与乡愁之争”,《脚步》导演李勇19日表示,《舌尖2》还是会偏重美食,只是在人物故事、情感表达上更强一些,所以会让观众觉得美食弱了些,“但我觉得《舌尖》不是一个单纯的美食节目,我们最终还是想透过美食看中国,看中国人的情感。wwW.LSQn.CN”《脚步》这一集,表层的是“路菜”,深层的是乡愁,“再往下看,是变化中的中国,让我们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如果有观众能看到这些,是让我们更开心的事情。”
  有网友表示周播的时间拉得太长,一共8集的片子,“从4月播到6月!”李勇称,国外一些纪录片采取周播形式已经很长时间,而《舌尖2》是作为国产纪录片试水周播,“我们也担心收视率,但相信能经受住市场和观众的考验,另一方面,这样也能使话题延续时间更长。”他透露,周播结束后将日播。
  吐槽:食物镜头太少
  在《脚步》中,50多分钟的片子,美食数量超过20种,从川渝豆花、秦岭蜂蜜、山东煎饼,再到湖北房县小花菇、浙江红烧望潮等,取景遍布中国东西南北中,甚至还提到新加坡、法国[注: 法国(La France),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现在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安道尔和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隔海相望。]等海外地区,不少网友认为找不到重点,“觉得有些像流水账,转变得太快!”很多“吃货”觉得,由于剪辑节奏快,导致《脚步》对食物的呈现不够丰富,太不过瘾,这一集“脚步”“走得太匆忙”。
  另外,这些美食背后也呈现了一段段“温情”故事,既有为了弟弟上学爬了四个小时树采蜜的藏族小伙;常年漂泊在外、追逐自由的四川采蜜夫妻,也有跋涉千里收入微薄的麦客;独居深山的采菌老人以及无法留住父母的留守儿童……不过,这也令有些观众认为,“大量镜头分配给奔波四方的人,给食物的镜头太少,不给力。”
  链接
  幕后:
  找人全凭公共交通工具
  在《脚步》开篇,藏族青年白马[注: 马,草食性家畜。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皮毛有各种颜色,白马是其中的一种。-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