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感恩山东、感恩临沂
车向山东 看齐鲁古韵风…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山东东平理明窝摩崖造像
老舍缘何执教山东齐鲁大…
山东人“闯关东”与乡土…
最新热门    
 
山东枣庄人灯舞:头顶独凳,独凳上系泥罐人头

时间:2009-12-5 11:28:32  来源:齐鲁晚报

  在鲁南的方言俚语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讽刺人的俗语:“看你充得跟人灯样,你看你穿的给人灯那”,但“人灯”究竟是什么样子,就连一些上了年纪的土生土长的鲁南人也说不清楚。据一些民间艺人口头相传,人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是鲁南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自娱自乐的游艺活动。近日,笔者六赴沙沟进行实地采访,详细了解人灯舞的具体情况。

  沙沟一村的一些老人告诉我:解放前,在沙沟、周营一带人灯舞很盛行,解放后,随着老艺人的故去和艺术形式的流转,这一传统的民间游艺——人灯舞渐渐湮没在鲁南大地上。2009年元宵节期间,随着政府对民间传统文艺的重视,沙沟一村的张启恩和王焕箴两位老艺人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不顾年老体迈,组织了一支由16人组成的人灯舞队,16人中8位男子头顶人灯,8位女子手提宫灯,通过精彩的舞姿表演,为世人揭开“人灯舞”的神秘面纱。

  据人灯舞的挖掘整理人张启恩老师介绍,人灯舞一般在盛大的节日演出,特别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举行,表演方式是:一人或多人,身穿红色或绿色的特制大褂,大褂特长,连表演者的头都裹在里边;再在头上顶一独凳,独凳上系一提水用的泥罐,泥罐化妆成人头,上面打出人的眼、鼻、嘴,眼饰成红的,鼻子饰成绿的,又称 “红眼绿鼻子”;表演前在泥罐顶端戴顶礼帽,罐内点燃油灯或蜡烛。晚上表演时,众人围绕一堆点燃的篝火跳各种各样的舞姿,表现出一种狂野的姿态;白天,“ 人灯”在街道上行走时,大褂内的人用手操作板凳,板凳和泥罐可以前后左右转动。

  笔者在彩排现场看到,为了挖掘整理好人灯舞,王焕箴老师用了4天时间在村委会的大院里指导队员进行排练。在排练的间隙,我与王老师聊了起来,他向我介绍了人灯舞的艺术风格,并总结为12字口诀,即“颠如浪,颤如簧,行如云,停如墙”。颠是人灯舞最基本的特点,要想颠得好,表演者上身要稳,头顶板凳在舞动的过程中左右颠簸。脚是人灯舞动作的重点,每走一步出脚要有劲,脚跟先落地,形成舞步中脚跟先着地、然后脚掌着地的走法,自然就颠得美。颤,人灯舞颤的动作就是要舞得“美”、舞得“活”的意思,特别是在人灯走动时,舞步要轻快,小腿要有弹性,人灯要随颠步而微颤。同时,双手持的板凳也要随颤步左右上下摆动,犹如跷跷板上下颤动。行是人灯舞与其他民间舞蹈舞步不同的一点。它的这个行是在横冲直撞的舞步中行走的,突出“稳”和“快”。停,是指人灯舞停顿时的造型稳健。最后,王老师还特意告诉我:原始的人灯舞没有加入现在的8个宫灯,只是8个人头灯以其火爆炽烈的锣鼓节奏,运用拐、晃、扭、逗、俏的艺术手法进行各种队形的变换,现在为了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加入了宫灯。

  人灯舞在舞动的过程中要相互衔接,舞动过程中人灯和宫灯还要错灯,错而不乱,错劲敏捷,又与同伴的灯配合默契。如稍不注意,把灯错过位或高低不均,就会打乱全局,弄错画面,失掉美感。因此,错灯的一上一下、一来一往、行走穿插、静止造型,都要求队员们准确无误。

  人灯舞被抢救性挖掘并在沙沟上演,村民们讲:“以前看灯忆往情,现在看灯感光荣,越看越觉心里明。”有些前辈艺人讲:“以前是无钱玩灯灯不亮,现在是有钱玩灯灯更明。”这些肺腑之言,充分体现了人灯舞这一传统的民间游艺非常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李海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