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电影市场火爆 四川太平…
韩三平:中国电影市场4…
交响乐演奏会票房陡峭下…
兰花博览会上一花值千万…
《阿凡达》创票房第一只…
中国电子书市场蕴藏千万…
最长贺岁档总票房冲32亿…
国产片票房被“偷”了?…
价值千万的兰草亮相首届…
云南举办抗旱救灾公益晚…
最新热门    
 
千万票房:《窝头会馆》蒸出一锅“金窝头”

时间:2009-12-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冷清的话剧剧场出现少有火爆场面,靠明星还是靠品质?

  千万票房:《窝头会馆》蒸出一锅“金窝头”

  12月7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人艺)的话剧《窝头会馆》第二轮演出将在首都剧场拉开帷幕。在此前刚刚结束的36场演出中,该剧平均每场的上座率超过九成,创下1020万元的票房纪录,个别单场票房收入甚至超过经典话剧《茶馆》。这不仅成为人艺一项新的票房纪录,在国内话剧市场上也可圈可点。

  市民张同携妻子和上高中的女儿一起观看了《窝头会馆》的首轮演出,他说:“我买的是最便宜的票,380块钱一张,一家人花了1000多块钱,但为了一睹人艺‘五星上将’的风采,我还是咬咬牙掏了钱。”

  在《窝头会馆》中,排出了话剧市场豪华的明星阵容,濮存昕、宋丹丹、杨立新、徐帆、何冰悉数登场。因此,明星效应被认为是该剧票房成功的重要因素。即使880元、680元、580元等较高价位的票,依然非常抢手。在天涯社区论坛,一位名为小斗的网友认为:“平时人艺这些大腕都是在影视剧里面露脸,他们以自己在影视圈创下的影响力带动话剧,使平时较为冷清的话剧剧场出现了少有的火爆场面。”

  对于这种说法,北京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杨乾武并不认可,他说:“《窝头会馆》成功最核心的因素不是明星,而是品牌,是北京人艺多年积累的演剧传统。”他指出,其实很多院团包括国家院团都有自己的明星,也靠明星去拉动市场,但不一定会有《窝头会馆》的效果,其中关键的问题就是缺少这种演剧传统,缺少自己的风格,缺少创造力,以及观众的认同。

  谈及《窝头会馆》蒸出的这锅“金窝头”,人艺副院长崔宁说:“这锅‘窝头’蒸得可不容易,从开始‘和面’到‘上屉’,再到现在‘出锅’,整整花了两年。”这种模式较为适合当下像人艺这样的国有院团,人艺今后还要将该模式继续运用在新剧目中。

  而人艺院长张和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这是人艺在缺少优秀剧本困境中的一次突围。这两年,北京人艺一手抓剧目,另一手进行机制改革,并希望通过《窝头会馆》,“小步快走”带动“机制改革”,其中包括稿酬标准和劳务标准。在演出费方面,人艺将所有演员的费用都提高了50%,其中主角一场1500元。

  在此次排演《窝头会馆》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全能型人才,人艺还将“土生土长”的演员宋丹丹、何冰和杨立新推到导演第一线,让其担任分场导演。而以前人艺创排话剧从没有过这种形式的导演团队。从《窝头会馆》的排练和演出可以看出,这3位大腕有了积极性和参与感,对剧目的理解力较透,总导演相对轻松一些。

  宋丹丹告诉记者,让我喜欢上这个戏的原因,首先是话剧的剧本,“在飞机上我看完整部剧本之后已经是泪流满面,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原计划做手术的宋丹丹甚至主动推迟手术日期,坚持演出。她表示:“我太爱这个戏了,每场都想上。”

  对于《窝头会馆》的火爆,作家徐恒进表示:“这台戏征服我的主要还不是演员,而是它的文学部分。我被感动了,被震撼了,因为这种特立独行的作品已经是久违的了。”他认为,《窝头会馆》不是应时之作,也不是那种很见智慧、很见才华、很容易让人一见钟情的作品,而是一个那么朴实厚重、那么天然的物件。“你可以看,可以品,可以想,但你很难一眼看透,更难一语道破。我对别人说:这不是一般的会馆。”

  面对众人对剧本的肯定,编剧刘恒则一直以非常谦虚的心态当观众,首轮演出时,他看了不下十场,他从不同角度去观看、体味演员的表演,仅给自己的这部话剧处女作打了一个刚刚及格的分数。

  在第二轮演出之前,人艺也邀请了多位剧评人和文学大腕为“窝头”会诊,希望能深入开掘主题思想。

  刘恒表示,将根据业内专家、普通观众、新闻媒体方面的评论和建议,对剧本进行修改,打破首轮为国庆献礼而设置的一些框架。

  借鉴这次合作的成功模式,目前,刘震云、莫言等作家均表示有意为北京人艺创作新剧本。

  北京人艺表示,在第二轮演出中,380元以下的中低票价将占到近四成半。同时,为方便观众购票,北京人艺全新的售票系统日前也正式投入运营。

  本报记者 桂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