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2009文坛“门”多 “折…
专家学者探讨中国文化“…
中国科学家研究揭示大熊…
通讯:京剧名家追忆“中…
“中国首届客侨文化论坛…
李铁映工艺美术作品展亮…
中国戏剧节落幕 民营剧…
中国作协再“亮剑” 取…
2009文坛“那些事儿”:…
科学界缅怀钱老:中国系…
最新热门    
 
中国文坛为何“避重就轻”?陷入自说自话窘境?

时间:2009-12-15 11:34:10  来源:北京日报

  昨天,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对当下的文学写作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批评,他说:“现在读小说的人往往就是写小说的人,看诗歌的人往往就是写诗歌的人,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悲哀。”他是在“现实与文艺:2009北京文艺论坛”上说这番话的。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高校学子也参与了热烈讨论。

  这次论坛是北京市文联与北京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与会专家对于当下文艺与现实的关系表现出深深的忧虑。谢冕注意到:“过去教我养我的农民,现在正潮水般地涌向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人,这些新的主人公正在沦为边缘人,但作家的注意力被高端的贵族情趣所吸引,很少关注甚至悲悯候鸟般奔跑在铁路线上的这些人。”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曾庆瑞认为,在目前大量的影视剧中,更多看到的是婆婆妈妈和家长里短,“这里面当然有现实,但不全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本质的现实,在很多问题面前,我们则表现得迟钝、冷漠和麻木。”

  避重就轻的作家、诗人们,往往陷进了自说自话的尴尬境地。复旦大学文学院教授郜元宝认为,偌大的中国文坛,作家和作家之间没有沟通和对话,作家和读者之间也没有沟通和对话,作家“各自为政”成为大家早已习惯的现象。

  很多批评家都注意到了目前比较热门的“底层写作”现象。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形是,一些作家虽然很热衷于写‘底层’,但他们笔下的苦难是拟想出来的。农民工身上散发出来的是知识分子的忧郁或小资的感伤。有的作家在表现苦难时脱离了具体语境,将之抽象化、概念化。”她认为,不少“底层写作”脱离现实,不能表达主人公身处急速变化中的内心焦虑。邵燕君认为,要想挖掘具有原创性的“底层经验”,一个是“成名作家”在生活中走下去,一个是“基层作家”在文学上走上来。但就目前基层作家的培养机制而言,这已成为一个难题。

  不过,陷入尴尬的不单是作家、诗人,评论家也坦承自身面临诸多困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陈福民说,“批评家所具有的知识工具在今天出了问题,我们所掌握的信息和对象是不对称的。”陈福民认为,当下文学批评面对“底层文学”可能完全无能为力。“已有的讨论了无新意,已经到了令人生厌的地步。在绝大部分关于‘底层文学’的讨论中,作品在艺术表达上的粗糙、激烈都被轻轻地原谅了,这再次暴露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知识品格方面的懒惰与缺失。”

  实际上,不光是面对“底层文学”无能为力,面对多姿多彩的网络文学等草根写作,批评家同样也插不上话。陈福民说:“问题来自哪里?社会在变化、在转型,我们必须检省自己,意识到重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记者 路艳霞)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