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2010年计划生育委员会计…
2010年度司法局工作计划…
成都草根排“寂寞”春晚…
2009年韩国网络搜索热词…
广西发现一汉代庭城遗址…
妇联2010年工作计划(1)
食品药品监管局2010年工…
水利局2010年工作计划(…
2009文坛“那些事儿”:…
2010年建筑节能发展规划…
最新热门    
 
2009文坛“门”多 “折腾”之外还留下什么?

时间:2009-12-15 11:35:01  来源:扬子晚报

  这些多是“折腾”出来的事件,还能留下多少值得回味的东西

  梁羽生、季羡林、任继愈、杨宪益,盘点2009年文坛,值得人们评说的应当是几位仙逝的大师。但是,吸引人眼球的却并非他们,而是热闹过的几扇“门”。从“造假门”、“退协门”、“诈捐门”、“转会门”、“富豪门”到“握拳门”……多是绯闻、官司、骂战之类文化之外的那些事。这些多多少少被人认为是被“ 折腾”出来的文化事件,究竟是考验着圈内的“文化人”,还是娱乐了当下“没文化”的人?我们在送走大师的时候,中国文坛还能留下哪些值得回味的东西?

  造假门:

  文怀沙遭质疑多人凑热闹

  2009年文坛“热点”,先由李辉质疑文怀沙点燃。李辉对文怀沙先生频繁亮相于电视、报纸、网络各种媒体,故事越讲越生动,名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响,表示极为不满,认为文怀沙欺世盗名,骗得大师称号。2月19日,李辉就年龄、经历、学识“三疑”文怀沙的文章经媒体曝光后,学术界一片哗然。对于质疑,文怀沙以视频形式表态称“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2月23日,李辉以三点再质疑,答复文怀沙的“视频谈话”。

  6月初,质疑事件原本已被淡忘,突然间被半路杀出的“学术超男”易中天“推波助澜”了一番,再次升温。不甘寂寞的易中天表示并非要跟李辉先生“过不去”,也完全无意替文怀沙先生“辩护”。但他认为,李辉的质疑,已经涉嫌在公共空间“道德飙车”,车速超过“70码”。对易中天半路浇一桶汽油再次引燃事端,6月10日,李辉作出回应:“我想他不至于说我们之间像《红灯记》里的鸠山与李玉和那样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李辉表示,他将把“文化打假”进行到底。

  退协门:

  郑渊洁退出金庸当选副主席

  6月23日,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突然在自己的博客发帖宣布:退出北京作协。郑渊洁在博文中称, “我不想在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再给北京作家协会添麻烦,我宣布退出北京作家协会。”理由是“北京作家协会在网络尚不发达的2003年,竟然选择在网上向我发出开会通知”。对于郑渊洁退出协会一事,作协负责人认为,这是作家的自由,同时也承认这件事对中国作协日后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打了一剂预防针。

  郑渊洁退出作协,9月8日,在中国作协第七届八次主席团会议上,金庸被正式聘请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的名誉副主席。有传言称,金庸是受到内地作家界的大腕级人物的助推。对此,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陈崎嵘坚决否认,他表示金庸加入作协并非有谁运作,“并不因为金庸先生是武侠大家就特事特办,我们对他的加入做了论证,金庸先生也写了申请,还进行了社会公示。”金庸加入作协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网上一场大争论。

  转会门:

  韩寒新作和杂志成摇钱树

  写博、骂战、赛车,以反叛著称的韩寒,风马牛不相及地不断抛出与文学毫无关联的言论,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因此被称为“全中国最不务正业的作家”。然而,尽管如此,韩寒的叛逆还是引来了诸多读者的好奇。写博吵架,似乎是他的家常便饭,而不时光顾他的博客,了解他的动向,也成了媒体人的工作常态。就在上个月,韩寒刚刚把他原本要与路老板合作的杂志《独唱团》,签给了另一家公司。一时间,“韩寒转会”的消息不绝于耳。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宣布,韩寒一本新小说的版权已经被他们以“起印100万册,版税20%”的条件签下。其实,一本是杂志,一本是图书,可见韩寒的炒作本领有多大,全国人民都在被他忽悠。

  与韩寒相比,2009年,郭敬明没有出过一个长篇,作品数量为零。虽然没写小说,但郭敬明也风头不减,当起了“艺人”。将小说的电视、电影的版权以天价卖出,湖南卫视明年即将投拍《小时代》,也传郭敬明会出演主要角色之一。将来,除了参与电影,郭敬明还将发行自己的唱片。

  握手门:

  作家尚文变成“尚武”

  一场破釜沉舟的“武斗”,于11月23日在湖南作协上演。《第二次握手》的作者、66岁老作家张扬在办公室痛打作协办公室主任、51岁的女干部彭克炯。随后,他在博客上揭露种种“黑幕”,并表示自己就是要通过打人来引起社会关注。张扬还宣称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