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欧洲,生于美国,住在北极,一脸白花花的胡子,一身白色滚边的大红袍子,矮矮胖胖,却能灵活地在烟囱里钻进钻出,每年的平安夜都会坐着12只驯鹿的雪橇穿过白雪茫茫的大地而来……这就是圣诞老人,一个从未年轻过,但也永远不会更老的可爱老头。
在4世纪的荷兰,一个叫做圣尼古拉斯的主教,一个布善好施、常常给孩子们带来礼物的好心老人,成为圣诞老人的原型。他慈爱而严肃,有时甚至是严厉的,既会给好孩子带来他们渴望已久的礼物,也常常挥舞着长鞭威吓调皮鬼。随着历史的发展,从前欢闹喧腾、放歌纵酒的圣诞节逐渐让位于一个温情脉脉的家庭庆典,圣尼古拉斯逐渐成为了今日的圣诞老人。它仍然刁钻严厉,但是却不再令人生畏,一个可爱可亲的圣诞老人形象在西方文化中扎下了根。
为什么一代代的父母都不厌其烦地向孩子们介绍这位传奇的圣诞老人?答案是,父母们认为圣诞老人代表了纪律和快乐两个方面。在爸爸妈妈们的讲述中,每年的大部分时间,圣诞老人都在忙于制作礼物,并用超级望远镜观察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根据他们的表现决定给他们怎样的圣诞礼物。父母们请来想象中的圣诞老人,借助于它的“超自然力量”教育孩子,让孩子们在收到圣诞礼物的惊喜和快乐中跨入新的一年,也在对圣诞老人的憧憬中平安快乐地度过一个个新年。
19世纪后期,笑眯眯的,戴着高高的毛皮帽子的圣诞老人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它从普通家庭跨入了社会公众的大舞台。起初,它象征着爱、慷慨和慈善,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商业逐渐繁荣,圣诞老人很快被精明的资本家相中。
在年末买礼物的风潮中,谁能比圣诞老人更招徕消费者?他那和蔼可亲,乐善好施的形象,无形中掩盖了商品的铜臭味,对于孩子和家长具有不可抵抗的吸引力。于是,“被代言”的圣诞老人前所未有地忙碌了起来———他一会儿溜进厨房,打开某品牌饮料大喝特喝,一会儿指着自己被煤灰弄脏的衣服说“要是有某某洗衣粉就好了”……在成为全世界著名广告明星的同时,圣诞老人也成为精明资本家最得力的牟利工具。
这股风潮至今不息。如今,由圣诞老人直接“代言”的商品不多了,这是因为它已升级成为岁末商场的“形象大使”。每当圣诞季到来,百货公司张灯结彩,人们在“铃儿响叮当”的乐曲声中,在一波波“打折”、“减价”的吆喝声中挤来挤去,满载而归。
当圣诞老人肩上的大包袱不再是布施的礼物,而是商人的吸金口袋时;当一觉醒来收到的礼物不再是爱心的象征,而是明码标价的商品时,圣诞老人也就遭到了怀疑:在全球性的消费主义浪潮中,我们还需要圣诞老人么?孩子们还能相信圣诞老人么?
事实上,这个疑问,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勃兴,早已被提起并被思考,至今仍被反复提出,是因为人们总是容易忘记,圣诞老人存在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的商业价值,而是因为它是父母之爱的化身。
1897年,一个8岁的孩子投书《纽约太阳报》:“告诉我真相吧,真的有圣诞老人吗?”报纸这样回应:“是的,弗吉尼娅,这世上有圣诞老人。它的存在就像爱﹑慷慨和奉献的存在一样,你知道它们充满人间,给你以最美好的事物和欢乐。假如没有圣诞老人,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的枯燥,多么的寂寞。”
《“是的,弗吉尼娅,这世上有圣诞老人”》,这篇美国新闻史上最有名的评论之一,每年刊登一次,一直刊登了半个世纪之久。
或许,就在昨晚这个平安夜,就有一个满怀期盼的孩子,在午夜时分睁大眼睛,盯着床头的长袜子,盼望着一睹圣诞老人的真容,却听到了父母的轻轻脚步。在美丽的谎言被识破,失望和失落交织的那一刻,他会明白,世界上其实并没有圣诞老人,但却有着因为爱而扮演圣诞老人、因此而变成圣诞老人的人。而这个觉悟,可能会让他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别人的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传》,[加]盖瑞·鲍勒著,许世鹏、孙力舟译,学林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