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纪录片?
拍摄纪录片的目的是寻找真相,但是真相,并不总是在“公正”和“距离”之中产生。
12月12日至17日,北京国际纪录片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召开,观众热烈响应。主办方开心地看到纪录片初步获得认可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巨大的事实:那就是,中国纪录片与国际的差距也许不是量甚至质的差距,而是有和无的区别。
当郑琼站在北京电影学院D楼放映厅的中央致开幕词的时候,她被眼前可观的观众人数惊呆了。标准的大型放映厅黑压压满是人,在电影论坛开幕之后,会场门口还陆陆续续涌入观众,没座了,人们就站着。这情景让人联想起进口商业片的首映式。
无论如何,这已经大大超出郑琼之前的预料。作为北京零频道的创建者、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的主要策划人,她起初对这次论坛并不乐观,甚至担心过论坛开幕式出现“冷场”的情况。“因为一说到纪录片,人们观念中就会出现那种又闷又长的电影”,她不确信,并没有真正接触过国际顶级纪录片的中国观众们,能否被“国际纪录片”几个字所吸引、愿意走进影院。
不过,她对影片本身是有足够信心的。“海蒂·霍尼曼是国际知名的纪录片大师,《永远》讲述的是人类最为共通的话题——记忆,这是能打动任何一个国家的观众的。”她认为,这部开幕影片有足够的理由将到场的观众留在现场。果然,在近两小时的影片结束后,全场观众的掌声持续了数分钟。台下一位在社科院供职的学者起身用京味儿英文向来到现场的荷兰导演海蒂连说了好几个谢谢。
为期5天的北京IDOCS国际电影论坛以主办方心中石头的落地和观众的“谢谢”声开始。在这期间,包括海蒂·霍尼曼、史蒂夫·詹姆斯、彼得·温托尼克在内的多名国际知名纪录片导演和制片人,将齐聚北京,面对面与中国观众交流、分享纪录片制作经验。
电影学院的展映厅几乎每天都被人挤满。观众的热情,为主办方所乐见。但真正的目的只达到了一半,郑琼和她的团队更为关心的是,如何通过这次纪录片电影论坛打开国内观众的眼界,“不要再固步自封”。另外,她更希望通过这个论坛让人们了解,纪录片这个行业,中国与国际的差距在哪里。
办纪录片电影节是为了“卖出去”
五天四场研讨会,如此高的密度,国际纪录片论坛的目的并不是真的在于“讨论”。相反,每一次的研讨更像是几位外国导演和制片人在台上自娱自乐,用英语给只懂中文的台下观众“补课”。事后的Q&A环节,也只能说是老师在给学生进行基础的“答疑”。“为什么纪录片行业在国际站得住脚?”“拍一部片子预算是多少钱?”之类的问句成了导演们不得不再三倾听并作答的疑问。
但疑问总好过不问,不少研讨会现场的观众昏昏欲睡,似乎对纪录片行业的现状没太大兴趣。人们更关心的,是距离研讨会场不远处的纪录片放映厅,又出现了什么吸引眼球的画面。
记者私下与北京某影视网站的同行交流纪录片的生存状况时,对方认为中外都一样:穷。
“穷”就能概括一切吗?郑琼对这种普遍的误解不以为然,她认为中国与国际的差距不仅仅在于资金的方面,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差距。此外,纪录片作为一个行业,其实在中国至今尚未建立。
如果对国际纪录片市场和纪录片电影节的概念稍做了解,这个事实并不难接受。
论坛的嘉宾之一,澳大利亚著名纪录片导演阿曼达·金谈到澳大利亚纪录片行业模式时说,在纪录片领域,他们从来是强调“合作”的关系,而不可能依靠制作人独来独往。一个专业的销售团队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优秀的导演。
有时候纪录片制片人不得不考虑市场的各个环节。“阿曼达·金以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繁琐、严格的版权法规为例:如果在拍片前研究透彻这些法规,电影制作人势必会耗费极大的精力,影响拍摄。另外,团队能够更快地从投资方手中拿到制作费,一部无制作费和有制作费的纪录片,投入可能会相差10倍之多。
因此,随着国际纪录片论坛、各类电影节的兴盛,国际上产生了大量专门游走于各个著名纪录片节的经纪人和团队,为纪录片的导演们拉项目、找投资。这种预案销售的国际纪录片市场模式,实际上是卖点子,但这种卖点子并不是灵光一显就可实现。加拿大的独立电影工作者彼得·温托尼克就说,他们对于预案的准备工作十分严谨,前期要做足调研工作。通常比如拍片时间只有三个月,但调研的时间可能会是半年甚至更多,因而成功率也很高。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