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郭敬明:图书市场的“一…
范仲淹赈灾“一流” “…
新闻出版一号文件发布 …
“南海一号”元旦迎客五…
林徽因:才貌情三者兼得…
广东阳江:“南海一号”…
河南书法家创“一笔书法…
南海一号博物馆:金腰带…
南海一号博物馆:门票8…
港媒走进神秘沉船南海一…
最新热门    
 
“一号文件”出台利好 民营书企“春天来了”

时间:2010-1-7 11:37:02  来源:新华日报

  元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这被称为新闻出版业的2010年“一号文件 ”。《意见》首次让民营资本同国有出版社之间的合作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在出版业始终没有明确身份一直躲躲藏藏的民营资本终于可以登台亮相了。

  业内人士指出,“一号文件”的出台,或许意味着中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开始破冰。占全国书业半壁江山的数万家民营书企,在这个“利好”中或将迎来一个命运的转折。

  民营书业:

  从幕后走到台前

  《意见》首次对于非公有资本如何参与新闻出版产业进行了详细表述,即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资本投资组建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以内容提供、项目合作、作为国有出版企业一个部门等方式,有序参与科技、财经、教辅、音乐艺术、少儿读物等专业图书出版活动。

  “这一《意见》的出台,是历史的必然。”原南京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施正东认为,计划经济时期,出版业作为敏感行业,一直不对民资开放。改革开放后,出版业尝试两条腿走路,开放民资进入图书印刷、发行环节。但对内容出版,仍然卡得很死。像南京的可一、春雨、九歌等一些大的民营图书发行商,早在10年前就开始介入图书策划。他们私下与国有出版社合作,偷偷摸摸出了不少书。但这种合作只能算是一种“勾结”,是上不了台盘的。现在,政策终于允许民资和国有出版社正大光明地“结婚”了,这是做大民族出版业的战略选择。

  《意见》的出台,对民营书企是一个福音。很多民营书企的老板,都在第一时间关注到这一政策。我省规模最大的民营书企——江苏可一出版物发行集团董事长毛文凤,把“一号文件”的意义解读为“中国民营出版业快速发展的春天来了”。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中国民营出版业告别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时代,从此可以在阳光下梳理和展示自己的整体品牌和规模实力了。

  “我们熬了十几年了,终于等到了出版业开放的日子。其实,我们早就和吉林出版集团、江苏少儿出版社有合作了。这个《意见》等于给了我们一个肯定。但《意见》还只是一个框架,没有具体提及如何搭建民营资本进入出版业的通道。不过,既然总署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重点,下面肯定会有具体方案出台。”毛文凤在电话中显得信心十足。

  民营书企:

  激活国有出版社

  中国民营书业,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步,首先是以代理出版社的图书销售业态出现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开小书店卖书的”。经过20年的发展,民营书企已不再是往日的“小商小贩”,据估计,全国民营出版公司已达1万多家,仅北京就有5000多家。通过向正规出版社购买书号,民营图书策划公司出版的图书已占全国图书市场半壁江山。很多工作室从选题策划到市场销售,实际已介入图书出版的整个产业链条。尤其近几年,许多畅销书,甚至有学术价值的书都是民营书商做的。比如《中国不高兴》、《山楂树之恋》、《求医不如求己》、《明朝那些事儿》、《梦回大清》、《藏地密码》、《杜拉拉升职记》等。

  兼任中国书业商会副会长的毛文凤透露:目前,全国除教材由国有出版社专营外,其余品种,民营书企都占据了50—80%的市场份额。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相较于目前的国营出版业,民营的机制更灵活,有更敏锐的市场感悟力、更强的选题策划能力,出版的图书更具有市场价值。一方面,民营书商为“书号”依附于国有出版社成长,另一方面,民营文化公司存在的“鲶鱼效应”,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有出版机构的竞争意识。一些国有出版社甚至主动向民营书企抛出“橄榄枝”,寻求合作。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一公司由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民营北京共和联动图书公司共同出资 1亿元注册,成立仅7个月,就形成了一批畅销书集群,发行量超10万的图书有十多种,销售过亿,利润上千万,它使得凤凰集团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的排名从第 8名提升到第4名。

  民营书商:

  期盼书号有限放开

  尽管买卖书号是国家禁止的,但民营书商向国有出版社购买书号一直是公开的秘密。某种意义上说,民营书企“委身”国有出版社,主要就是冲着书号资源而去。

  “目前一个书号平均价格是1.5万,国有出版社的书号几无成本,但是我们购买书号的成本却是无法省掉的。”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