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上海建成中国规模最大综…
中国首部立体动画片《渔…
摄影家炮轰金像奖:中国…
谷歌公司回应中国作协维…
中国作协:希望谷歌提出…
世界经典防空战汇集 中…
为什么中国人到外国打版…
作协:望谷歌提出让中国…
中国杭州杂技扬名莫斯科
中国作家回应谷歌“道歉…
最新热门    
 
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参与研制1/3卫星(图)

时间:2010-1-12 10:34:38  来源:新京报

  - 对话孙家栋

  “航天成果来自各行各业支持”

  新京报:获奖的心情如何?

  孙家栋:拿到这个奖以后,非常不平静,航天工程是大系统工程,能取得成功是在各行各业的支持下才取得的。

  新京报:500万奖金你打算怎么用?

  孙家栋:大家都知道,按照国家规定奖金10%由个人支配,剩下的用于科研工作,我会拿来与我的单位和同事共同研究,继续提高航天技术水平。

  新京报:目前中国航天最需要提高的是哪些方面?

  孙家栋: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火箭第一次走入国际通讯市场,发射了美国休斯公司第一颗卫星。当时有一位华侨老人,他对我说,中国的火箭能飞多高,华人在世界上头就能抬多高。我们用几十年为祖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很大成果。但目前我国航天材料,电子元器件,卫星基本设计基础方面和国际都还有差距,这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他用50年工作生涯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我国1/3卫星研制有他参与。他被人笑称,一辈子最大的爱好是放卫星。

  他就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

  昨天,国家主席胡锦涛颁发国家科技最高奖给孙家栋。在拿到奖项时,他把功劳都给了帮助他的人。

  聚人才

  两个月挑航天十八勇士

  1929年,孙家栋出生于辽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曾是中学校长的父母,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18岁那年,孙家栋带着憧憬从辽宁复县(瓦房店)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他最初的愿望是想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的学生,将来可以去修大桥。

  还未接触到大桥,他便被送入空军入伍,随后又派他到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入学第二年,孙家栋的照片就出现在学院的“状元榜”上。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每年把年终考试获得全优5分的学生照片放在学院大门最显眼处的“状元榜”上,如果连年保持,照片便会一年比一年大,且上挪。等到毕业之时,如依然能名列“状元”,将会获得一枚纯金质的斯大林头像奖章。

  5年后,孙家栋带着那枚纯金奖章毕业。

  1967年夏的一个下午,已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一分院火箭总体部副主任的孙家栋,正趴在火箭图纸上搞设计,一位名叫汪永肃的军人来到他的办公室告诉他,“为确保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顺利进行,钱学森院长向聂荣臻推荐了你,根据聂老总的指示,决定调你去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

  当时,孙家栋已经学成回国并从事了9年的火箭研制工作。

  中国人造卫星计划前领导人赵九章、钱骥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接手人造卫星计划的孙家栋第一项任务就是挑选人才,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挑选出了后来著名的“航天18勇士”。

  此后,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并让他逐渐成长为中国“卫星之父”。

  忆往昔

  卫星发射失败失声痛哭

  1974年,作为总体部负责人的孙家栋已经领导设计研制了中国第一颗导弹,第一颗卫星和第一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下一个目标是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研制返回式遥感卫星。上级把完善卫星设计和工程实施的重任再次交给孙家栋。

  但是,1974年底,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飞行20秒钟以后就爆炸了,冲天的大火让孙家栋痛哭失声。

  返回式卫星首次发射失败后,中央决定让张爱萍将军重新领导国防科研工作。

  孙家栋表示,这次发射失败,对自己教训最大。造成这么大的失败,是由于火箭的原因。但是最后把这原因查出来,是非常简单的一件小事,就是火箭里一根导线,这根导线里头的铜丝质量不太好,断了。

  怀壮心

  75岁担纲探月总设计师

  也许很多人还记得,2007年11月5日《新闻联播》里,出现过“三个老头”(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总设计师孙家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的画面。那一天,中国首枚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标志着我国成功地向月球送去了自己的探月卫星。

  当年75岁的孙家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