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考古专家:所谓专家要把…
考古专家:曹操墓“被真…
“曹操墓”怎可超前“开…
南京书画家质疑曹操墓:…
国研中心专家:“曹操墓…
复旦大学古籍所教授:曹…
曹植带兵醉酒惹怒曹操 …
青州黄巾军与曹操:助“…
曹操开创东亚黑暗时代?…
河北邯郸安徽亳州均质疑…
最新热门    
 
“曹操墓”如何求解?

时间:2010-1-12 10:34:4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最近半个月,中国气温降了又降,人们在文化遗产领域的讨论却热了又热,原因只有一个: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京宣布,安阳发现了“曹操墓”。

  这可是大发现,曹操何许人也?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政坛、文坛、军事坛“三栖巨星”,经过《三国演义》这本古典小说和《赤壁》这类大众影视的演绎,此公知名度真的很高。而古代各种“路边社”也多次提到他的墓葬问题,有“七十二疑冢”的传说行世。现在居然发现了曹操陵墓的确凿所在,当然引来无数人的关注。

  不过,一旦受关注,问题就来了。尽管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有关方面就提出六大证据来说明“曹操墓”的认定,却依然无法挡住此起彼伏的质疑声音。各路专家和“达人”根据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围绕“曹操墓”真伪进行了好一番“争鸣”。

  汇总一下“反对派”比较集中的意见,其实基本上就是一句话:有关部门目前提出的六个证据无法确定陵墓主人一定是曹操;“支持派”当然也在有理有节地发言。无论如何,有讨论、有争鸣体现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这是可喜的。在讨论中,人们发现,内行和外行的区分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和沟通;甚至是真是假的结论也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推论过程让人服膺。

  就这样,一个有关文化遗产的考古学命题,由一场新闻发布会引发大众积极参与,最终演化成一场公共文化事件,进而也成了发布新闻有关部门的一道考题——最终怎样解释有关“曹操墓”的问题呢?只告诉公众一个结论是远远不够的,人们看起来更想知道“过程”。

  这倒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情。每个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在数学考试的高分题上,仅仅填写正确答案是不够的,考生必须给出自己的解题过程,因此有“步骤分”之说,即使你最后没有得出正确的答案,只要解题步骤正确,有时候得分并不低。数学高考正是通过“步骤分”,最大程度地保证考生得到公正的对待;而阅卷人也正是通过“步骤分”,比较清楚地理解考生的解题思路,据此给出合理的分数。

  放大来看,“步骤分”的例子还是可以提供一些启示的。

  假如在新闻发布会宣布结论之前,把有关的证据和推理再清理清理,再讨论讨论已有条件是否一定可以推出将要宣布的结论;或者假如不是用新闻发布会这么大动静的方式,而是通过学术研讨会的方式来发布消息,有关“曹操墓”的话题讨论起来是不是会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呢?

  再推而广之到其它社会领域,假如一件事情尚没有尘埃落定,不是急于下结论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假如一个坏结果已经发生,不是着急忙慌开脱责任,而是寻找原因总结教训;假如有一些结果已经证明为错误,不是东拉西扯强为辩护而是坦坦荡荡虚心面对……

  当这些假如变成真的,浮躁也就不存在了,误解也就会变少了,有关部门的工作也就会开展得更好了。毕竟大家也不是“不明真相群众”,该给的“步骤分”总是会给的。

  可惜的是,有些地方和部门并不这么“假如”,他们看重结果甚于过程,因为“结果”直接联系“效果”,而“过程”这两个字似乎总是感觉有些遥远,仿佛要多走几步似的。我想,曹操当年一定看不起这种“短视”甚至“盲视”,一个能够以“割发代首”来严明军纪的人,他最清楚“步骤分”的意义,最知道过程不仅重要,而且决定着最后的结果。

  “曹操墓”当然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埋藏千年的古墓被发现了,当真是件大好事。不过,“重结果更重过程”的认识和实践,应该比前者更有意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