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蔡武:中国文化产业缺乏…
蔡武:中国海外商演收入…
蔡武:中国文化产业已进…
中国首座秦砖汉瓦博物馆…
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公布…
渡边淳一:中国今后或许…
蔡武:中国文化产业有喜…
贺国强为啥向青年推荐《…
中国珍贵徽章流出国门 …
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首…
最新热门    
 
中国青年报:为“阿凡达办公室”说几句公道话

时间:2010-1-29 14:52: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娱乐的江湖,明星博出位的招式很多,最简单高效的就是找一“当红炸子鸡”闹绯闻搞传奇,再不济,蹭点亲戚朋友的关系也是好的。这些日子,张家界与阿凡达的暧昧纠结说穿了也就是这个道理。1月28日的《武汉晚报》报道了此事最新进展:日前,张家界推出“阿凡达之旅”,景区结合影片中的15处场景让游客感受现实版“阿凡达”,同时还成立了“阿凡达办公室”(简称“阿办”)”。对于景区因《阿凡达》改名一说,张家界市旅游局局长予以否认。

  不是更名,只是自己给自己取了个绰号而已;而且,将乾坤柱更名为“哈里路亚山”据说是“民间自发行为”。这就好比自己造了一艘船,挺想叫泰坦尼克的,结果大家笑得肚子疼,于是说是纯属邻居溢美而已。张家界这几天挺不好意思的,眼球营销的效果是达到了,身份段位也跳水了,更触碰到无数愤青的兴奋点,一时颇有点招架不住的意思。

  在我看来,改名叫“哈里路亚山”也好,成立“阿办”也罢,其实都没什么可说的,更用不着上纲上线。张家界只是做了很多景点想做而不好意思做的事情罢了——新闻里说:黄山风景区宣传文化中心主任则有另一种说法,“卡梅隆在首映式上提到黄山,我们可以理解为他是在用黄山的名气宣传《阿凡达》”——与其说得如此酸楚,我看还不如直接改名来得痛快。这两天舆论急吼吼的“媚外说”,实在是太高估改名的意义了:所谓媚外,是骨子里价值观上的偏好,而一座山改称“哈里路亚”,有几个人知道其属于宗教用语、而且念叨一次就虔诚地在心里翻译成中文“你们要赞美主”?按照这个逻辑,城市里的小资个个是要戴上“媚外”的帽子了,谁让他们动辄就“OH MY GOD”!至于“文化强拆”等说法,更有点露怯的意味,既然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汹涌澎湃,又何惧一座小山改名而已?它改它的,这并不妨碍你依然叫它乾坤柱,或者尊称其为“中华文化乾坤柱”——只是,没有改名的时候,怎不见有人看到这根柱子的“重大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因为一座山想要改个名就“伤筋动骨”了,这也太让我们失望了吧。在我看来,改名不改名,不是嘴上的游戏,更不是动辄拿帽子吓唬人,只要程序合法、民意所向,改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张家界的这件事,说到底也就是景点博出位的文化焦虑,如果个个运营得像迪斯尼一样,谁还会在自己的名字上打主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年,不单单是张家界,乃至地方政府改名的冲动也是此起彼伏,他们不是北京上海,他们有他们的难处,他们有他们的小算盘——只是,每次放出风声来,不是被程序正义驳回,却是被我们“文化传统”的棒子打死而已。有时,我们手里的“文化”棋子,就如同道德律令,是专门用来教训人的,这就譬如我们去原生态的乡村旅游:我们欣赏“原生态”的图景,不容酒肆楼台“玷污”了这样的“纯净”—— 而我们,却打心眼儿里不愿意在那样“纯净”的地方待下去。

  可怜的“阿凡达办公室”,估计又可以成为某些人抽象文化保护主义的靶子了。

  邓海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