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广东三水将在春节期间举…
广东省台联:应将罗福星…
广东佛山祖庙前殿大修完…
述评:广东启动流失海外…
广东惠州举办首届菜心节…
岭南写真:广东新兴六祖…
广东海上丝路博物馆正式…
广东阳江:“南海一号”…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广东梅州“树头草根”演…
最新热门    
 
广东3家银行拿出210亿元信贷额度支持文化产业

时间:2010-2-2 10:26: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根据刚刚签订的“广东文化与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建行广东分行、光大银行广州分行、民生银行广州分行将分别提供100亿、80亿、30亿元人民币,总计210亿元的信贷额度,帮助文化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210亿,钱不少,但额度怎么把握,风险怎么评估,呆坏账怎么控制……这些问题决定了文化与金融今后能否“相处得好”,“相处得久”;也成为影响广东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文化企业患“资金饥渴症”

  “融资难一直是我们公司的老大难问题。”因“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而风靡全国的广东原创动力公司总经理刘蔓仪的话,透出了文化企业普遍面临的困难。

  杨鹏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春健也有同感:“没有固定资产做抵押,没有担保公司为版权做担保,银行不敢放贷,公司常处于资金饥渴状态。”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广东一大批国有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民营文化企业也大量涌现。2008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270亿元,占全省GDP的6.4%,总量连续5年名列各省之首,占全国比重达1/5;文化产业从业人数、文化企业数量、户均实现增加值和户均营业收入均排在全国第一位。

  然而,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在“喊渴”。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分析,长期以来,宣传文化战线主要依赖政府投入,投融资渠道单一。加上文化企业多以创意为主,普遍缺乏固定资产抵押物;有些文化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制作完成后收益情况难以捉摸。民营中小文化企业难以得到一般金融信贷支持。

  有关专家强调,原创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和较长的利润回收期,资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政府端出“贷款盘子”

  去年起,广东设立了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即将挂牌启动的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开展文化版权交易和融资服务;广东省文化产业投资控股公司正在筹组,在此基础上还将设立较大规模的备案式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同时,以省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文资办)的名义,与3家银行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总计210亿的授信、结算、风险管理、金融咨询服务等金融合作;且授信对象也包括民营企业,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今后政府对文化投入的重点,还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资办主任赖斌强调,政府只是通过签约,一方面引导银行在既有的信贷安排中,为前景广阔的文化企业开辟专门的“贷款盘子”;另一方面搭建一个平台,加强企业和银行的联系沟通。“当然,我们会利用每年2亿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重点、先导型企业提供一定的贴息支持。”

  传统信贷模式面临创新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吴新军则表示,“传统信贷模式必须不断推出新的、个性化的金融产品。”

  据了解,就文化企业信贷服务来说,金融创新的领域广阔。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即可用无形的知识产权代替有形资产进行抵押,从而获得资金。这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开展顺利。“这些企业用专利发明抵押,而文化企业用版权抵押贷款,同样前景广阔。”建行广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多家中小文化产业企业可捆绑起来成为一个联合体,互相担保。如光大银行广州分行集合几家中小企业联合发行债券,增加企业的信用评级。 (记者 贺林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