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中德文物专家成功复原世…
宁夏政协委员呼吁:立即…
专家:低估古人的交往能…
民俗专家:立春并非一年…
春节撞上情人节 民俗专…
首届中国(禅城)岭南民…
专家:曹操非夏侯氏后裔…
世行专家团山东鉴别孔孟…
专家:华严寺400多年金龙…
专家纵论“孔子热”:儒…
最新热门    
 
民俗专家:“打春牛”非民俗 感恩是春节的内涵

时间:2010-2-8 10:54:57  来源:北京晨报
牛”是从东直门进北京的,要举行一系列的祭祀和展示活动,非常庄重,如今变得太娱乐了。

  民俗消亡隐含着某种困境

  晨报:民俗从庄重到娱乐,是不是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某种困境?

  高巍:是这样,因为我们心灵中感恩的东西减少了。古人的一举一动都离不开自然,所以有敬畏之心,今天科技发展了,各种各样的反季节食物使人们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写字楼的单调生活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

  晨报:感恩之情的消逝是否是发展的必然代价?

  高巍:如果感恩之情丧失殆尽,那么结果只能是人类的自我毁灭。

  晨报:是否可以这么认为,弘扬春节的感恩文化也是人类自我救赎的一部分?

  高巍: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心灵的慰藉,我们都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社会中。什么是民俗?民俗就是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你能得到安全感,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新民俗是未来发展方向

  晨报:如您所说,传统民俗的形式不重要,是否可以认为,我们需要挖掘新民俗?

  高巍:是的。只要感恩的东西存在,那么新的形式同样可以发展成年俗。我很关注年轻网友们的活动,比如“互联网森林”、“低碳春节”、“网络春晚”等等,它们体现了感恩文化的内涵,我觉得很有生命力,是新民俗发展的主要方向。

  晨报:网上这些活动,是不是在形式上与传统年节区别太大了?

  高巍:这不是问题。所谓民俗就是自下而上的,只要大家愿意参与,有影响力,传达的是积极向上的文化,那么这些形式就同样值得重视,不能一说年俗就是放鞭炮吃年夜饭,像“低碳春节”和传统年节的内在精神是完全统一的。

  节日影响力会减小

  晨报:年味儿越来越淡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高巍:从历史的角度看,春节是在传统农耕基础上形成的风俗,在今天,随着经济日趋多元化,大家一起过节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农耕文化的背景下,所有人到春节时都闲下来了,所以能全民参与,春节的影响力自然更大,在今天,这已不太可能,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淡季和旺季。所以,未来节俗可能会更加多样,不同地区、阶层、行业,可能会有自己不同的节日,大家各过各的,每个节日的影响力也会相对较小。陈辉/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