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中国“虎文化”:从“神…
世界“虎文化”:玛雅文…
专家谈“虎”字起源:造…
“老虎”的民俗含蕴:虎…
新春北京看“虎” 上海…
“民权虎”:一张虎十亩…
“奸”等16个带“女”的…
盗挖古墓者被民警抓 竟…
上海市文管委:考古工作…
柳公权后裔在上交所写“…
最新热门    
 
带“虎”成语近一半为贬义 专家:受狼拖累

时间:2010-2-9 10:27:31  来源:法制晚报

  褒义词占三成 虎沾“龙”光 贬义词约占一半 分析原因——

  老虎成语 受狼拖累

  虎是当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据说,老虎对环境要求很高,各老虎亚种均在所属食物链中处于最顶端,在自然界中没有天敌。

  可能正是基于虎的威猛,在东北的方言中,“虎”这个字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鲁莽。听起来有点“贬”虎,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与虎有关的含义都贬,我国还有很多虎的图腾崇拜。

  无论是褒义还是贬义,都自有其道理。在虎年新春之际,本报记者搜罗190个与虎有关的成语,试图了解与“虎”有关的成语文化。

  “虎”字成语,褒义、贬义、中性皆有之。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谭汝为与语言文字专家王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虎成语进行了解读。

  如何解释这种既复杂又有趣的现象呢?须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开掘和阐释。自古及今,中国民俗形成一种传统文化底蕴,这就决定了虎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审美的多元化。其中包含着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典型地反映了我们的民族心理。

  虎成语·褒义

  王者雄风 多取“威猛”

  本报统计发现,在众多虎成语中,尽管褒贬皆有之,但是褒义的约占总数30%,比例不小。

  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谭汝为认为,褒义成语多取虎之威猛义。如:猛虎插翅、如虎添翼、虎头虎脑、虎背熊腰、虎啸风生、虎头燕颔、鹰扬虎视、将门虎子、酒虎诗龙、初生牛犊不怕虎等。

  谭汝为进一步解释说,老虎是大自然的杰作,它斑纹美丽,体型矫健,步态优雅,表情威严,具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就是虎虎生气:雄威慑千里,长啸镇百邪,是威严、雄伟、阳刚的化身,所以演化为吉祥的图腾。他说,这种观念出于审美。

  他说,老虎是极具灵性的生命体,它繁衍生息在有山有水的自然环境中,由食草动物如山羊、鹿、野猪等作为其食物。为了生存,虎与生俱来必须具备顽强、勇猛的王者雄风。

  虎龙结合 虎沾“龙”光

  有意思的是,“虎”与“龙”结合的成语大多表褒义,如:龙腾虎跃、盘龙卧虎、藏龙卧虎、龙行虎步、风虎云龙、降龙伏虎、虎踞龙盘、虎穴龙潭、龙骧虎视、龙吟虎啸、龙跳虎卧、生龙活虎、虎略龙韬、龙精虎猛等。

  在记者统计的60个褒义虎成语中,“虎”与“龙”结合的成语占了六成之多。

  谭汝为说,“龙”是帝王象征,沾上皇族的高贵,端坐庙堂之上享受奉祀;而“虎”却是山野之王,草根情怀,“气吞万里”,因此,与欧美的雄鹰、非洲的雄狮、南亚的大象一样,老虎就是华夏理想主义的英雄图腾。

  中国民俗认为,虎能驱鬼避邪,所以古时门神上除“神荼”“郁垒”之外,还有老虎,用它镇宅驱凶——这种观念产生于敬畏。

  因此,它和“龙”同享尊荣,但“龙”毕竟为传说的虚幻圣灵,可望而不可即,虚无飘渺,而“虎”却在动物园和马戏团里,是现实存在的。

  所以,在成语中,一旦“虎”逢“龙”,多为吉祥。

  老虎成语 对联常客

  记者发现,也许就是因为虎的秉性的特殊性,人们对虎年的期待也有所不同。早在虎年尚未到来之际,在网络上流传的虎年对联中也夹杂了不少“虎”的影子。

  比如,“虎添双翼前程远,国展宏图事业新”就是借用了“如虎添翼”的意思。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语言文字专家王宁表示,带有动物的成语,是人们基于对动物形象等特性的认识而创制的。

  她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含义,但其中一种认为虎叫声大、力气大、生猛,是百兽之王,是正义、威严的象征,成为汉民族的崇拜对象。

  王宁表示,随着虎年的到来,有关虎的几个民众熟知且吉利的成语,诸如龙腾虎跃、人中龙虎、龙行虎步、生龙活虎等,预计会在广告词和新春祝贺中出现较多,并且定会出现很多与虎相关的代表祥和奋进的春联。

  当然,除了虎字被写入对联,威猛的老虎被印刷成年画,贴上大门,成为镇守大门的新门神,在虎年,它肯定会更加受到追捧。同时,它也会被印制在各种节日礼品上,制成各种工艺品,成为人们赏玩的热门。而正月十五,一盏霸气的虎灯,亦能增色不少。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