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都江堰伏龙观抢救保护:…
莫言:张爱玲作品小家碧…
莫言:作家要寻找自身恶…
《三枪》:土的掉渣难道…
未来100年大预言:第三…
莫言新长篇探讨新中国6…
《咬文嚼字》明年“咬”…
大学生“村官”发言:为…
谎言:无奈的选择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中…
最新热门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时间:2010-2-16 15:43:54  来源:中华读书报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如果说我的作品在国外有一点点影响,那是因为我的小说有个性,语言的个性使我的小说中国特色浓厚。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1月23日,在蓝色港湾的单向街书店,莫言和读者真诚交流。

  单向街书店的楼上楼下挤满了读者,在楼梯上,坐着的、站着的,几乎没有立足之地。除了前排幸运的读者,后面的大多数看不到莫言,但是仍然那么专注地倾听,手里拿着笔和本,间或飞快地记下来几笔。有一位声称“混进来”的读者站起来勇敢地表达,莫言对他的人生观起到极大的影响。他说自己从来不读有字的书,直到一口气读完莫言的《檀香刑》,才发现字有这样的魅力。

  借着新作《蛙》的出版,莫言和深深信赖甚至迷恋他作品的读者见面。这部作品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长篇力作,通过讲述一位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既反映了乡土中国六十年的生育史,也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他说,触发自己写这样一个故事的动因并非因为其敏感,而是人物:“生活中一些人物感动了我,触动了我的心灵,引发了我的创作冲动。我是先被人物感动,然后才去关注事件的。”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姑姑”的原型,是莫言大爷爷的女儿。想以姑姑为原型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由来已久,以前莫言也在一些中短篇里写到过一些,而这次的出手,莫言称之为“算总账”。

  读书报:作品以书信体结构写作,收信人是日本的“杉谷义人”。联系到您和大江健三郎的友情,这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与大江健三郎有关的作品。

  莫言:2002年有电视台拍摄我的纪录片,邀请大江健三郎去高密,我们有过十几个小时的对谈,我也带他拜访过姑姑,大江在北京的演讲中也数次提到姑姑。2005年我写了初稿,讲一个剧作家在剧场观看一部叫做《蛙》的话剧,在观看的过程当中,剧作家的回忆、联想。写了十几万字,要用好几种字体标识才能读懂,太复杂了,就放弃了。2007年又拿起来,改用书信体的结构,这样写起来很自由,可以忽而古代忽而现代,剪裁自由,出入自由。用书信体就该有通信人,之所以选择日本作家,的确有大江2002年来高密埋下的种子。但是杉谷是小说中的人物,不应该和大江健三郎划等号,更不应该看作是向大江说什么。这部作品是献给广大读者的。

  读书报:小说中最感动我的是王仁美的离世。我看到您在小说中也提到这是最感动自己的部分。

  莫言:我浓墨重彩地写了三个案例,描述三个产妇不同的心理。最让人痛心的是王仁美,她是顺从的,是在亲情、大义,种种力量的汇合下心甘情愿走进手术室。之所以这样,是她对未来抱着美好的憧憬,我、姑姑和王仁美共同编织了美好的前景,希望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结果却是那样的凄惨。王仁美是个性格可爱的女人,看起来没心没肺,内心深处极其善良、正直,她的生命突然终结,这给读者带来的心理冲击更强烈。我在写作的时候也非常难受。蝌蚪的经历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在当代中国的干部队伍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跟蝌蚪的人生经历相似,通过入伍当兵进入城市,改变了农民的身份,跟一大批各大城市、各条战线成千上万的人一样,通过入伍提干改变身份,经历计划生育时的心理也相似,他们为了前途或者官职,违心做了独生子女的父亲。所以这部作品之所以写得有力量,是因为跟作家的心理历史相吻合。

  读书报:小说最后以话剧结尾,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莫言:话剧部分是小说叙述加速的结果。小说刚开始是以平稳的笔调,越写速度越快,从慢慢的、悠闲的叙述开始,到第四章突然快速,语言的密度在提速,情感的温度在提速,到了话剧部分就“飞”起来,有点像飞机在跑道上的起飞,慢慢加速最后腾空而起。另外,话剧部分跟前面四章是互相肯定和互相否定的关系。小说前面四部分,一本正经的假话,后面看似荒诞,实际上说的是真话。对姑姑的形象,到了话剧中也与前面不太吻合,对一些事实也互相否定。这种真真假假,可能会达到一种奇妙的阅读效果。

  读书报:蝌蚪退休后从北京回乡定居,发现触目所及已不再是他记忆中的高密东北乡的印象。而他曾经如此熟悉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是您本人的真实体会吧?

  莫言:这是我的真实体会,也是小说叙述的必要。前面的几部分,还是写我熟悉的高密。第四部分,蝌蚪回乡后,是把高密当作中国社会的缩影来写。关于东北乡的描写是中国现实的描写,凌空展翅的高架桥,河两岸鳞次栉比的小区,各种现代化的医院,重建的古老庙宇——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