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日本新华侨报:日本敦煌…
敦煌古城复建工程启动 …
最完整敦煌《坛经》尘封…
敦煌绿洲被沙漠包围将消…
敦煌西湖湿地:消亡阴影…
舞剧《大梦敦煌》十周岁…
敦煌莫高窟部分重量级珍…
悼念平山郁夫先生:敦煌…
《重视细节塑造辉煌》演…
俄藏敦煌Дх.06521残卷…
最新热门    
 
《敦煌》,寂寞中的遗憾

时间:2010-3-4 11:31:57  来源:新京报

  制作了六年,播了十集,《故宫》之后,纪录片中的大制作,《敦煌》悄悄地播完了。这个门类的节目,要求高,刹那间的欢声雷动少,制作人一定得是耐得住寂寞的。不过这十集纪录片看下来,其中的部分内容,对观众耐住寂寞的要求,似乎也同样高了一点。好看的部分往往是一晃而过,絮叨的抒情则绵绵不尽。

  看电视,其实绝大多数时间是在看人说话。采访啊,叙述啊,甚至到电视剧里的对白,都脱不开一个“说”字。但是以观众的角度来看,“说”的多少,往往能成为“大制作”和日常节目的一道分水岭。

  《敦煌》是全高清拍摄和制作,但是成片之后,却还原成一部基本上以“说”为主的节目了。从第一集西方探险者走进敦煌,到中间涉及敦煌文书、绘画、雕塑的部分,再到最后敦煌研究者的追溯,电视机前的我们,能看到的,有大量的美轮美奂的空镜头,进进出出的洞窟,以及断断续续的情景再现,和些微的采访。而所有这些画面,都需要依靠解说词来贯穿。能够完全脱离开解说词,让人得以纯粹地进入到敦煌艺术细节和神秘气氛的画面部分,很短很少。

  依靠解说词来解构内容,完全正常。但这肯定需要观众更自觉地去动脑筋了。因为,听完了琢磨,到琢磨明白,这个过程,肯定要比直观地看到,更花费心神,对叙述内容的要求也会更高。

  我们暂且转换视角,用撰稿人的角度,来看这个节目的制作。从无到有地写出每一集,每一个主题的内容,洋洋洒洒几千字,这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和材料,每一个转折和包袱,都必须是饱满的干货,这样才有真正的带动力。如果这个条件欠缺,就只能依靠笔法细腻多变来弥补了。

  仅举一例,介绍敦煌壁画的一集,以一个古代敦煌画师的身世解构,超过一半的篇幅,是通过这个线索,来介绍古代绘画的一些基本知识。而这位画师的作品,是敦煌壁画中的代表作之一千手观音。在无数个回合,无数局部的快速闪现之后,当解说词、画面,以及观众的胃口终于被吊到这幅千手观音的全貌时,时间只持续了大约不到五秒钟……

  其实,看完全部十集内容的人,恐怕不会对每一集的内容都印象深刻。这不仅是记忆力的问题,重要的是这十集内容在节奏和表现手法上,内在差异其实特别大。抒情多,细节少,观众看完了,外行还是外行,基本没增加多少知其所以然的收获。

  以上这些话,用来评判《敦煌》的制作者们,或许过于苛刻,毕竟,这是一个能忍住寂寞追求做些精品的团队。在他们的清单上,也还有更多的关于文化与历史的大制作正在展开。不过从六年前《敦煌》开始制作,到今天,有些问题似乎始终是电视人所没能真正解决的。多大的制作,往往都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堂庑阔大,而院落空阔。真正的撰稿人制度缺失,导致即使思想性和知识性被放在主导地位,而撰稿部分事实上只是开头热闹,中间陪衬,最后蒸发。所以基本上,总撰稿会在第一集出现,而后的部分,撰稿和编导就合一了。而编导们,在这么多年的“市场化”教育下,往往都很会“讲故事”,却缺乏多样化的想象力。

  □沈东(北京 教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