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亚洲“拼布达人”聚上海…
欧洲文艺复兴三巨匠艺术…
成都被联合国组织授予亚…
亚洲魔术联盟主席:手穿…
“亚洲时尚传媒联盟”在…
《李金泰楚简书法艺术》…
芭蕾的诞生与欧洲文化的…
北京青年设计师林瀚作品…
指挥名家穆蒂首度执棒亚…
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将于…
最新热门    
 
曼亚洲文学奖一度失踪 再度现身后宣布重大改组

时间:2010-3-13 10:33: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曼亚洲文学奖一度失踪

  再度现身后宣布重大改组

  香港作家努雷·维塔奇(Nury Vittachi)本周一(3月8日)在其《英文虎报》专栏和个人网站(mrjam.typepad.com)同时刊文,称曼亚洲文学奖“不翼而飞”(gone without trace)。

  曼亚洲文学奖2007年创办于香港并首度颁奖,由英国布克奖的同一赞助商曼公司出资并冠名,意在表彰“未以英语出版过的亚洲小说”,从而将亚洲作家介绍给世界。去年年底,这一价值1万美元的奖项颁给了《河岸》的作者、中国作家苏童。

  找不到组织了

  维塔奇当年曾参与创办曼亚奖。在接到多位作者以电邮和电话报案后,他致电该奖秘书,未料后者同事称她已“永久”离职。维塔奇“开始冒汗”,再发电子邮件给该奖顾问委员会,却收到自动回复,称邮箱主人处于无法联络的状态。他“极为恐慌”,前往曼亚奖官网,赫然发现网站已经消失,并自动跳转到一个域名贩售机构,页面显示:“您想购买此域名吗?”

  意图报名参评的各国作家们找不到组织,许多人转而向维塔奇求助。有位中国作家担心曼亚奖的消失可能跟最近频繁发生的地震有关。“我告诉他,”维先生写道,“地震或会震除办公室,但一般来说还没有震跑网站的本事。”

  最靠谱的解释来自一位马来西亚作家,他认为也许是别的奖——比如普利策,把曼亚奖干掉了。维先生说,果真如此,他就要去趟纽约,不停地念巫咒,直到美国人归还此奖。

  努雷·维塔奇写过系列推理小说“风水侦探”,他说,曼亚奖的人间蒸发堪比一部侦探小说。“说实在的,透明性问题一直是该奖的长期特色。”他写道,“2006年,他们告诉我,很感谢我在创办时的‘关键角色’,但希望我到‘第二年’再直接参与进来。四年过去了,我仍然是个没什么信息可‘言’的发言人。”

  回来了,并从此脱离群众

  3月8日傍晚,读书报记者再次访问曼亚洲文学奖官方网站(manasianliteraryprize.org),发现它已可正常登录,惟面貌大变,仅余一个页面,而过往数年的内容全部消失,显然是在极为仓促的情况下重新上线。

  在仅有的页面上,曼亚奖以区区数百字宣布了评奖规则上的重大变更:该奖将只颁与2010年“首次以英文发表”的亚洲小说,原以其他语言写成的英译作品亦可。过去三年,该奖的评选范围一直是“未以英语出版过的亚洲小说”,所以这是个非常大的变化。

  此外,作者将无权自行报名参评,而只能由出版商选送。每家出版商可送交两部符合规则的作品。奖金则从1万美元大幅提高至3万美元。若大奖得主为译作,译者可另得5000美元。

  按照现在公布的时间表,2010年度曼亚奖的决选名单将在2011年2月产生,3月份宣布大奖得主。所以今年年内将不会出现新一届获奖者。

  上述变动只是一个框架,尚无细则公布。但我们愿意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曼亚奖的重组。

  我们曾经质疑过该奖的两头不靠:既吸引不了一流作家,又辜负了真正的新秀。以去年获奖的苏童为例,《河岸》早已排定由美国的道布尔戴书局出版,故“未以英语出版”徒具形式意义。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亚洲英语作家,如印度的阿拉文德·阿迪加(Aravind Adiga)可能根本不会为了此奖而延误出版——其处女作《白老虎》在英国出版后赢得了2008年的布克奖。真正需要奖项提携、从而获得出版合同的无名新秀,反而在苏童这样名义上的“未出版”作家之挤压下失去机会。

  “未出版”和作者自行报名,意味着初评阶段的评委们有可能陷于手稿的汪洋。现在改为“已出版”和出版商限量选送,则不仅回归了大多数文学奖的惯例,也使具备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出版社编辑们代行初审之责,曼亚奖完全可以从繁重的手稿一审工作中解脱,并将由此产生的节余用于提高奖金。

  呼吁真正的泛亚洲文学奖

  到目前为止,正如我们以前一再指出的,曼亚洲文学奖的“亚洲”定义是不全面的,其评选范围仅及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而不包括土耳其、伊朗、中东、外高加索和中亚诸国等,只是半个亚洲。

  固然小说首要是语言的艺术,而亚洲各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