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葛剑雄委员:应尽快设立…
陶思炎:建立行业协会维…
广电总局要求各地建立农…
中国已逐步建立较完备的…
委员建议设立“中国少数…
中国欲转变为“电影强国…
南京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成…
安阳敦促盗贼自首 酝酿…
“电影国货”赢了牛年 …
北京市版权局官员称正酝…
最新热门    
 
建立“电影退票机制”能从根本上控制烂片诞生?

时间:2010-3-16 13:28:14  来源:新华日报
力,正面接受市场和观众的挑战。虽然当时也有少部分人退票,那是因为视觉震撼的特技效果,年轻人很喜欢,而老年观众却不适应。导演拍了电影,自然就希望观众进去看。但也有可能因为不对一部分观众的胃口,产生退票。但假如形成日常制度,我也能坦然接受。毕竟,现在观众的审美是多元的。”

  对个人而言,萧锋认为可以接受这一挑战。但对中国电影市场而言,萧锋认为退票制将是“可怕的打击”。他的理由是,2年前印度的电影票房加衍生产品销售已达到100亿美元,而中国去年才达到80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作为文化消费,中国观众还没有形成消费习惯,电影市场发展还不成熟。而且人们看电影有一种从众心理,人云亦云,大多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一旦某部影片因不符合某些群体的胃口,就会口口相传,倒了一大批观众的观看兴趣,使得一些有艺术质量的片子也走入无人问津的境地,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专家:这是对华语电影的警示

  欧阳冲说,在《英雄》搞首映礼之前,还没有哪部国产电影懂营销,但在《英雄》之后,几乎所有大制作都像是开了窍,开始花大钱砸宣传。像去年上映的多部华语片,放映前就借助多媒体平台制造话题、爆料绯闻,让观众造成“观影饥渴症”,然而一旦你掏钱进了影院去,给你的却是一碗黄连汤,观众更是有苦无处诉。

  “电影宣传本身并没有错,而且华语电影本身就应该好好宣传,但是就想着靠宣传做一锤子买卖,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短视行为。”欧阳冲说,在没有退票机制的前提下,不妨借鉴国外独立的影评人机制,不受利益相关方的制约,可以作为观众选片的参考。

  舒克透露:国外的独立影评人看完影片后,会对影片写出客观中肯的评价,引导观众观看。但现在中国缺少这一制度。很多影片都是花钱在北京买通影评人,让他们大肆吹捧,误导了观众。不过,香港导演李巨源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虽然好莱坞和香港都有影评人,甚至美国的大报还有影评人库,但观众不一定买账。比如,《变形金刚2》上映前曾邀请全美最有影响力的影评人看片,结果骂声一片,但这并不妨碍影片大受欢迎,该片照样在全球吸金超过10亿美元。

  也有网友表示,没有绝对的烂片,也没有绝对的好片。观众只能根据你自己的口味选择影业公司、导演和主演。如果你见识过了烂片,那么就请你自己记住下次别再去碰他们的作品。

  李巨源导演认为,网友的话应引起电影人高度重视。他说,从短期来看,电影退票机制无法出台,观众是吃了哑巴亏,但从长期看,烂片扎堆最终损害的是电影产业本身。香港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因为烂片过多,造成10多年的全行业低迷,至今也没有恢复元气。如今在香港,一张好莱坞电影票可以卖100元,而港片就只能定到40元。这就是对香港电影产业最大的惩罚,现在香港导演和演员几乎都在内地拍戏,《十月围城》在内地可以收获上亿票房,而在香港却只有 1200万元。

  作为一个电影导演,萧锋一直很困扰:一部片子,既要在90分钟内讲好一个故事,又要营销成功,才能称得上好影片。但现在,国内剧组宣传费用少,往往通过其它的手段来炒作,这就难免会出很多歪招,损招,待到放映时让观众觉得上当受骗。退票制的提出,警醒电影人,中国电影市场要做大,靠夸大宣传是办不到的。

  本报记者 徐 宁 张粉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