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周立波与“大哥”闹翻 …
奥斯卡奖与“劫富济贫”
名著翻拍与“现代癖”
“读薄”与“读厚”
《窝头会馆》与“北京人…
侯麦与“新浪潮”:“我…
读图还是读书?
古文献藏家白撞雨《翕居…
如今读书,要靠“书模”…
《请你对我说个谎》:“…
最新热门    
 
读书与“读书节”

时间:2010-3-17 6:56:21  来源:福建日报

  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先生,谈了他关于设立中国自己的读书节的想法:中国能不能在世界读书日之外再设立一个自己的读书节呢?我请教了不少政协委员,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持赞成态度。大家一致认为可以以法定节日的形式,宣传、推动、深化读书活动。考虑到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读书节的日期应当根植于传统文化,体现出民族特色,我进一步在提案中提出,将9月28日(孔子诞辰日)确定为“全国读书节”,希望借助孔子这一家喻户晓、享誉全球的中国文化代表人物的形象,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唤醒3000年来国民读书的热情,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对于在中国设立“读书节”,这几年来,专家学者也好,文化评论者也好,还有许多的读者、网友,一直在提议、呼吁和倡导。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第一任主任王余光,曾连续两次建议设立国家“阅读节”。作为一个多年倡导全民阅读的学者,把阅读进行到底,是他不懈的追求。可以把他的思想,归纳为这样一个核心——没有阅读就没有精神的发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她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的阅读节。

  这很自然让人想到热爱读书的温家宝总理,他曾说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特别是近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谈自己的读书心得时,他再次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说到我们应该设立全民的阅读节,首先让人想到每年的“世界读书日”。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Worldbook and Copyright Day),这一天各地的书店都会悬挂出醒目的庆祝标志——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一颗心。巧合的是,4月23日也是塞万提斯(西班牙)、莎士比亚(英国)、维加(西班牙)3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从世界各地来看,读书节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文化景观,成为最近20年的新风潮。在这一天,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朗读马拉松比赛;加拿大的多伦多举办加拿大读书节活动;1996年开始,美国把每年4月定为“全国诗月”;英国政府接受了“世界图书日”的倡议,选定了庆祝日期……

  呼吁设立国家的“读书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我们有一些地方性的读书节、读书月之类的活动,但全民性的国家的“读书节”,仍然是空缺的,而建立国家的“读书节”,应该更直接地源于我们今天的阅读现实。今天,我国的国民阅读正面临一场危机。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背景下,我国国民阅读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国民阅读率不升反降、连年下滑。我国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人均图书消费1.7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德国只有8000万人口,出版社有2000多家,而中国却只有500多家;只有6000万人口的法国,2006年的图书销售量近5亿册。我国13亿人口,销售图书却只有60多亿册。第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全民阅读率仅为52.45%,比1999年的60.4%下降了7.95个百分点。阅读,尤其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阅读,正在受到商业物质主义的冲击和挑战,这是令人倍感焦虑和困惑的。

  对于个体生命的心灵来说,阅读的意义,在于寻求一种读书的精神,可以说,正是这种精神,才是热爱阅读的人一生的依托,成为他的灵魂栖居的永远的“精神家园”。对于一个民族的心灵来说,阅读可以获得和塑成共同的经验、公共的记忆、历史的情感、文化的认同、哲理和诗意、价值和信仰。阅读,更是一个民族灵魂的核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支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最强大、持久、富有创造性的力量。

  杜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