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文学是我们的生命
北京。4月6日,中国作协十楼会议厅,长篇小说《少年张冲六章》研讨会。
新当选的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第一次以这个新身份出现在中国文坛。除了似乎更清瘦些,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个人风格,当有人玩笑地试探说“应该叫你何主席还是何书记”时,他笑着回答说:“就叫何建明。”
此前的5天,在中国作协七届五次全委会上,他刚刚通过无记名投票当选为副主席。对这一新职位,他自己还没完全适应,大家也还有点陌生感。人们脑海里熟悉的何建明,还是那位在长达30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40余部中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的勤奋刻苦、拼命玩命、生生地写出了一个“全国劳模”称号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多年来,他在关注困难群体、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宣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歌颂当代中国民众精神风貌、推介优秀知识分子崇高境界、反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成就等等方面,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佳作,产生了广泛的声誉,曾被广大读者称为“为百姓写作的人民作家”。他的报告文学《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国家行动》《共和国告急》《部长与国家》《我的天堂》《永远的红树林》《奠基者》等,几乎每一部都产生过强烈反响,并多次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和赞扬。何建明本人也因创作成就卓著而成为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界的领军人物。
对于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表示:“这是一个职务,但我的理解,更多的还是作家的另一个诠释:你达到了一个高度,但你同时必须承担这个高度的责任和使命。换句话说:你身至这个高度,却不能牢牢地站住,那么你终究有一天会从这个高度滑下去,直至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以看得出来,对于自己的新职务,他有过一番极为认真、严肃的思考。他具体解释说:作家是干什么的呢?作家无非是要写出自己满意的和大众认可的作品来。然而,我们写出这样的作品来了吗?还没有,大众对我们还不满意,我们还需要行动!
何建明一向是一位充满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其《落泪是金》是报告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的作品,他先后走访了40多所大学,采访对象达380多人,作品发表后,立即引发了全国性的关爱贫困生热潮,同时亦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起到了推动作用。《根本利益》是他在山区吃住在农民家里,亲身体验之后,挖掘出了梁雨润这位执政为民的“百姓书记”形象,出书后感动全国,使梁当选为“感动中国”的十大年度人物。2003 年北京受到非典疫情袭击时,何建明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到抗非典第一线采访达两个月,体重减轻了20多斤,换来了报告文学《北京保卫战》。2003年下半年,他又接受了采写“百万三峡移民”的任务,先后4次深入第一线,时逢酷暑,在缺水缺电的情况下,每天采访十几个小时,创作出《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5·12”大地震后,他又再次向灾区进发……他说:“我写作有两个出发点非常清楚:第一,我反映的主题是否跟时代、跟国家、跟党提倡的东西一致?第二,我会考虑自己所写的东西,读者和老百姓是否关心?是否爱看?我始终认为,一个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应该具有政治家、思想家和社会学家的头脑,然后才是文学家的才情。”
正因为如此,谈到当下的文学创作,何建明显然不太满意。他直言批评说:现在缺少大作品和大作家,根本原因是一些作家把自己“贵族化”了,生活上养尊处优,不再愿意吃苦,只凭上上网、看看电视,加上一些道听途说的故事,就运用别人的二手甚至三手资料写作。可想而知,这样情况下写出来的东西能够真实、震撼人心吗?
何建明有些激动:“其实我的任职感言只有一句话:是真正作家的,就该多写作品,写出好作品,其他的都不是我们的擅长。我们可以期待公众们原谅我们在其他方面的幼稚、弱势甚至是狂妄自大或天真无知,但我们却不能原谅自己拿不出好作品贡献给自己的读者和社会。”
当然,他同时还表示,“在其位谋其政,既然当了官,就要为文坛、为广大作家服好务。”他目前想到的,是一定要心系作家,为作家们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尤其是要多扶持青年作家的创作,还要在为作家维权、谋福利等方面多做些事情。
大概是意犹未尽,晚上,何建明又从网上给记者发来了他的《任职感言》,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文学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只有在祖国和时代的哺育下才能获得健康的成长,人民需要我们这样的生命:永远充满活力,饱含深情与忧愤,展现独特思谋和见解,爱得彻底,恨得干净!”
记者 韩小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