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张颐武:郭敬明是商品消…
刘心武:巧儿“奸兄”是…
刘心武:“揭红”系列书…
蔡武:国家珍贵文物应该…
论陈洪绶的诗文创作
最新热门    
 
陈洪武:什么是当代书法的精气神

时间:2010-4-14 12:18:51  来源:中国艺术报
保持自然的本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记者:您认为当代书法的诗意精神应具有那些品格?

  陈洪武:从艺术角度讲,如果书家不能诗意地安居在生活之中,而使心灵日渐浮躁,失去润泽,那我们将偏离中国书法传统的人文精神,远离书法的本体与规律。因此,我认为当代书法需要一种诗意精神,诗意精神的本质应当具有从容、空灵、浪漫、自由的品格。“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受外力牵连与支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的诗人情怀和创新精神。保持一些清醒,既要奋进,又要活得恬淡,尽量摒弃功利带给我们的烦恼,追求人格的独立,追求心灵的自由。要充分享受书法带给我们的快乐,享受书法诗意化的美感,力求从当代人快节奏的生存状态中解放出来,以简约清静的方式回归书法原本从容的感觉和优游的状态。“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于不期然中自自然然地实现书法诗意精神的陶酝与建构。

  对经典保持敬畏之心

  记者:当下有不少书家在努力尝试古典诗词的创作,一些展览也鼓励投自作诗词的书法作品,您认为自撰诗联在书法创作中有何重要意义?

  陈洪武:中国古典诗词与书法在审美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它们都是最具有中国精神和意蕴的艺术,弥散着浓郁的文人气息,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非功力深者无法感受得到。比如,对书法下过苦功的人,对书法就会产生一种感觉,当看到一幅作品时,能够很自然辨别出这幅作品有“二王”的韵致,那幅作品有宋人意趣,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等等。同样,古典诗词亦是如此,当送到真正懂得诗词的人手上时,也是一看就能分辨出好坏的。有的诗感时忧国、沉郁顿挫,老杜风神跃然纸上;有的诗清远幽深、宁静恬适,深得王摩诘禅意;有的诗幽冷凄婉、奇想诡异,很受李长吉影响。

  我觉得,近几年来古典诗词创作已经越来越受到当代书家的重视,写古典诗词的书家虽然多了,但质量高的作品还是比较少,诗词与书法能同时写好的就更少了。往往一个展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品是抄写古代诗文,百分之十是自作诗联。有些自作诗词写得不古不今,没有什么法源,诗的技巧被所谓的激情所消解,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学习古典诗词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和书法一样,也得下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苦功夫。我们要大量解读古代优秀的诗词作品,和书法的临帖一样,让这些好作品深入自己的骨髓里,让自己慢慢地进入到古典诗词的语境之中。我们必须对前人留给我们的经典保持着敬畏之心。如果失去了起码的敬畏,那就会流于功利,流于娱乐。

  警惕大众审美与专业审美的断裂

  记者:随着书写工具的改变,毛笔已退出了大众实用领域,书法逐渐淡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视野,您能谈谈当代大众书法审美对书法本体的影响吗?

  陈洪武:当代大众对书法的审美能力在退化,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中国书法在其几千年发展的历史中,一直都是知识分子表达思想和才情的载体。在古代社会书法还是科举入仕的重要指标之一,只要是读书人,从学习写字的第一天开始就与书法毕生相伴。临帖、读帖、记录、写信、交流、处理公务、吟诗作赋等等,只要是读书人几乎没有一天能离得开毛笔。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尽管不是书法家,但只要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都会对书法的美丑有比较强的辨析能力。

  而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的书写工具发生了几次质的变化,从毛笔、签字笔、铅笔、圆珠笔,直到现在的键盘输入。随着工具的发展,毛笔慢慢地淡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视野,人们每天看的、读的电脑打的都是印刷体、美术字,与书法距离越来越远,书法成为专业人士的艺术,大众对书法的审美能力随之退化。很多孩子自小接触的就是电脑字体,没有见过古代书法经典,很难懂得什么是书法的形线之美、节奏之美、中和之美等等。我们应该警惕书法大众审美与专业审美的断裂,这对书法本身危害很大。现在许多有识之士呼吁书法要进入中小学课堂,使这一古老传统得以代代相传。我们书法工作者有责任提高大众的欣赏水平,为书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2009年,中国书法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书法工作者,我们在深感自豪的同时更觉得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国书法这一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以上谨是个人的粗浅认识,不正确的地方敬请批评。

  作者:王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