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称,麦家在一次文学沙龙上语出惊人:“如果给我一个权力的话,我就要把网络消灭。”他还说:“网络上的文学作品99.9%都是垃圾,0.1%是优秀的。”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说,麦家说这番话时“近乎咬牙切齿”。此言一出,麦家马上成了众矢之的。
我相信麦家是出于一时激愤才说这番话的。而且,这番话说得不完全错,有部分的真实性。我们总说喜欢真话,有人说了真话,却往往不受欢迎,有时还要为说真话付出一定的代价,事情就是这么滑稽。当然,网络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就像我们不能消灭书本一样,虽然几千年来不断有人以种种“高尚”的理由焚书,至今也还没有把书本消灭。不是这些人手中没有权力,而是他们太相信自己手中的权力了。电视刚出现的时候,也有人愤慨地想要消灭电视,最终只有把自家电视机扔下楼去了事。
事实上,文学的生产是不能保证只出精品,只出杰作,不出垃圾的。甚至,垃圾的产生倒是正常的,而精品和杰作,却需要奇迹。并非只有年轻生命的网络文学是这样,有了几千年历史的非网络文学也是这样。我很希望诸位能将文学看作是一条河流,它是由无数的水滴和涓涓细流组成的,它无时无刻不在流动之中,翻卷起无数泡沫。它当然也裹挟着有价值的东西,比如金子,但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淘金者的淘洗,才能使它浮现出来。法国学者蒂博代说过:“如果不是有成千上万很快就将湮没无闻的作家维持着一种文学生活的话,那就根本不会有文学,也就是说,不会有大作家。”这是文学的真实境况,没有一个作家敢夸下这样的海口:我就是生产精品和杰作的,我不生产垃圾。这样的作家,我想,恐怕还没有出现过。
任何时候,在文学生产中,都是精品少而垃圾多,杰作少而平庸多,这没有什么可惊讶、可奇怪的。只不过,网络文学写作由于其广泛的参与性,随着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参与写作的人数也空前高涨;再有,网络作品的发表十分便捷,也激发了人们的写作热情,这些都使得垃圾作品的产出几乎是以几何级数在增长,从而放大了这种现象。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垃圾作品的写作就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没有存在的必要。如上所说,它是构成整个文学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写作者内心需要的一种流露。至少,它满足了写作者个人的表达愿望。这也是不能被任何人所剥夺的。进而言之,精品也好,杰作也好,往往是从深厚的文学垃圾的沃土中破土而出,生长出来的,垃圾便是花朵生长的土壤。麦家在看到有关报道之后,曾在博客中为自己辩护,他也持有类似的看法。他说:“我认为网络上的文学作品99.9%都是垃圾,0.1%是优秀的,但它们混入其中,就像大海里的一根针,虽然在那儿,但实际上消失不见了。慕容雪村和安妮宝贝是从网络文学里杀出重围的侥幸者,从他们身上,我想到一点,不管网络文学有多么垃圾,但我相信将来打败我们的人一定是从网络文学中诞生的。”他把自己置于网络文学的对立面,这是他的选择,但他的话说得不错。
解玺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