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欧阳中石:中华文化的核…
余秋雨:中国今文化要敢…
傅佩荣:中西方文化差异…
泰山学者周郢新著《泰山…
溥仪研究第一人被骂蛆虫…
黄帝故里拜祖:中新社中…
学者吁制止汉英混杂现象…
学者:每个人都是文物保…
麦家“垃圾”论引热议 …
伟大时代为何难觅伟大作…
最新热门    
 
学者:中国电影文化要成为“世界第三极”

时间:2010-4-19 14:55:46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专家学者建言:依托民族文化才能实现电影大发展

  在中国电影进入黄金机遇期之时,在中国电影票房今年有突破百亿之势时,中国电影人如何实现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跨越式发展,没有点前瞻性的眼光是不行的。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借鉴 探索 飞跃——21世纪第一个10年电影发展嬗变分析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电影人要居安思危,解决好中国电影在高速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国家把院线建设纳入基层文化建设中,并对院线建设的投融资政策进一步放开,银幕数已经突破4000块。据中国电影研究中心主任饶曙光介绍说,电影院今年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建设用地获得审批,大大降低影院的建设成本,在3年内,中国的银幕数有望达到1万块。中小城市一旦增加多厅影院,这部分影院就会直接接入主流院线。影院的硬件已经得到了解决。“那么,与电影市场体系建设相当的电影文化体系建设能不能跟得上呢?这些银幕会不会为国外电影‘打工’呢?”饶曙光对软实力是否跟得上硬件的担忧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银幕数的膨胀必然带来对优质电影需求的急剧增加,但如果国内优质电影数量不能满足影院的需求,影院靠放映外国电影赚钱也就在所难免了。

  影视理论家黄会林教授在地缘政治概念第三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影文化要成为世界第三极的设想。她认为,所谓第三极,一定要有别于第一极欧洲文化和第二极美国文化,中国电影要用独立的表达方式发出独立的声音。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谈到去年的大片《赤壁》在北美市场票房的惨淡时说,这部电影在北美只收获了56万美元票房,而且为了达到北美片商的要求,做了不少修改和剪辑,该片在制作伊始也把目标市场定在北美,在故事情节、演员选择上都做出了迎合北美观众的考虑。可以看出一心想走好莱坞之路,却败走麦城,无助于国产电影国际文化传播力的增强。不具有国际文化传播力,中国电影就谈不上实现强国梦。“这是个红灯信号,足以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黄式宪说,在去年到今年的贺岁季上,《2012》和《阿凡达》贡献的高达21亿票房可能会打破7年以来,国产影片年票房一直超过进口影片年票房的纪录。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的电影产业还很脆弱。

  大片成为电影产业中的重要一部分,去年的《十月围城》《建国大业》等都获得不错的票房和口碑,然而票房过亿的影片中也不乏文化负载越来越轻薄之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提醒,在电影高速发展的时期里,要注意市场利益原则对电影艺术正反面的影响。虽然大片从出现开始就伴随着批评之声,但毋庸置疑目前大片已经占了主导位置,电影人要在工业守则与艺术规律之间找到和谐。根据饶曙光在研讨会上提出的数字,现在的电影观众日趋低龄化,平均年龄在21岁以下。黄式宪说,我们的电影要给青少年们是“朱”还是“墨”的影响呢?电影不能为了一时的功利性,而让自己的文化品位沉落。电影写俗人俗事不是不可以,而是主体要有审美批判意识,不能把恶俗作为把玩的对象。小片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它们在大片的挤压下,被迫向商业靠拢,山寨化的色彩非常明显。

  主流大片未来应该如何发展?饶曙光在对近年来的主流大片进行研究后提出:国家主流电影和主流商业电影正在糅合成一种适合中国的主流电影。例如《十月围城》作为一部动作影片,借鉴了国家主流电影的经验,融入了红色电影的基因,把国家大义作为叙事的基点;《风声》作为一部国家主流电影融入了谍战戏的类型元素。当然,因为中国不具备类型片生产的机制,因而创作者要在借鉴本土电影经验、研究本土观众兴趣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类型片的成功经验。他说:“《非诚勿扰》的喜剧性不如冯小刚的前几部戏,为何票房却有突出表现?《画皮》这样一个鬼怪片为何能引起那么多观众的关注?我想,这与这两部电影加入了伦理片的元素有关。要知道,伦理片一直是中国最卖座的影片类型。”正如黄会林提出成为世界电影第三极时说的那样,中国电影人要有文化的自信,以本民族文化传统为依托,表达独特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思考,才能在培养自己的电影大师的基础上,登顶第三极。

  作者:吴月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