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为争“李白”政府翻脸 …
忆爱泼斯坦:与宋庆龄的…
科学家以万倍精度验证爱…
关于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
最新热门    
 
爱因斯坦到3岁才会说话 爱迪生12岁还不会阅读

时间:2010-4-24 12:01:13  来源:科学时报

  写于世界阅读日:阅读障碍,曾让丘吉尔头疼

  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然而,有一种人因为不能像正常人那样阅读而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步履维艰,他们就是阅读障碍者。爱因斯坦、爱迪生、丘吉尔等世界级名人,就曾受此困扰。发达国家已经把帮助阅读障碍者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我国社会至今对阅读障碍还不甚了解。

  “原来我可能有阅读障碍!怪不得我平时阅读很慢,头疼读书呢!”今年28岁的小柯(化名),刚刚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进入一家制造精密仪器的公司从事研发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北京师范大学从事阅读障碍研究的刘丽博士的交谈中,发现了自己可能是阅读障碍者。不过,刘丽强调,要真正确定这是不是阅读障碍,还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的心理测验。

  但是,大多数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却没有小柯这么幸运:能够考上大学,乃至拿到研究生学位。刘丽告诉《科学时报》记者,只有很少比例有阅读障碍的孩子,能在没有教育干预的成长情况下考上大学。

  在美国,有阅读障碍的孩子约占15%到20%,而在中国,已经研究阅读障碍13年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舒华告诉记者,这个数字保守估计有5%到10%。也就是一个30人的班级可能有2到3个孩子有阅读障碍。由于阅读是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美国将保护阅读障碍孩子写进了法律,规定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可以享受免费和无偏见的测评以及免费的特殊教育服务。然而直到今天,中国社会对阅读障碍还不甚了解。

  我不笨,我很努力

  “简单地说,阅读障碍是指孩子的情感、智力都正常,也接受了正常的教育,但是其阅读水平明显比别人差,与其智力水平不匹配。”舒华表示,阅读障碍是一种典型而常见的学习障碍。

  起初,人们认为阅读障碍是一种行为上的问题,后来经过大量研究发现,这同时也是一种由神经生理失调导致的学习障碍,表现为阅读精确度和阅读速度与正常人不一样,如看到字以后不会读,或者读得特别慢。不过,每个阅读障碍者的表现都不完全一样。

  “原来这不是我的错!不是我粗心大意,是我有阅读障碍。”小柯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做数学题,往往自己一个人不会做,但是等爸爸把题目全部念完,他就会做了——接着就被指责为“粗心大意,不仔细看题”。“这是因为你可能有阅读障碍而读不懂题目,既不是因为你笨,也不是因为你不认真。”刘丽认为,小柯描述的是一种常见的阅读障碍特征。

  “我朗读的时候很慢,在课堂上不喜欢被老师叫起来朗读。有时候还会把一个词语的前后两个字颠倒过来念。我最不喜欢学古文,因为没有标点符号,我不会断句。”小柯终于明白,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可能是一种心理上的学习障碍,而不是自己比别人笨。“有阅读障碍不是我们的错。”

  “阅读障碍可能是遗传的,也可能是后天环境造成的。具体的原因比较复杂。”刘丽认为,小柯的情况更像后者,因为他父母没有明显的阅读障碍倾向。

  舒华告诉记者,如果父母有阅读障碍,其子女约有60%的可能性有阅读障碍。但这并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会有很多影响因素,而且阅读障碍是一个累积效应,在最初可能不是特别明显,这类学前孩子的家长不会太多地感觉到自己孩子的与众不同。“他们表现的是一些底层的认知能力缺陷或者落后,但他们的智力是正常的,其中一部分语言能力也是正常的,所以你感觉不到是什么问题。一旦接触文字即上学以后,这个问题才逐渐显露出来。”舒华说。

  随着年龄增大,阅读障碍者会产生理解问题,甚至连情绪、社会性都受到影响。“本来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但由于不会读、写,老师就不喜欢他,同学就会嘲笑他,后来他不愿意说、读、写,这一问题就会积累。如果我们不及时帮助他,后期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舒华告诉记者,英国研究发现,有些有阅读障碍的人甚至有反社会倾向。

  爱因斯坦系错的鞋带

  在小柯的印象中,他小时候学习是非常努力认真的,这让他高考的语文成绩超过了重点分数线。“我能迅速记住事物的形状,我看过的人脸一般都能记住;但是我记不住人名。”小柯说,一个由很多字母组成的英文单词,他能很快判断其字母数量对不对,但他却说不出少了或多了的字母是哪些。舒华告诉记者,很多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有很多其他才能,比如动手能力强、绘画好或者音乐好等等,只要不涉及语言,孩子的其他方面都是很好的。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