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走进虎的世界”摄影展…
2009年中国故事片产量达…
世界气象组织:冰岛火山…
史努比之父舒尔茨惊叹:…
“世界读书日”是一个提…
文化名人谈世博 王蒙:…
世界精武百年英雄会年内…
专家与管理者的提醒:全…
第一次世界大战博物馆在…
大连建成世界首家可透视…
最新热门    
 
“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 抗千磅炸弹防8级地震

时间:2010-5-8 13:42:01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五一”前走进重庆涪陵,找寻曾“失踪”44年的白涛镇

  荒山腹内别有洞天——可容多个足球场,抗千磅炸弹,防8级地震……6万多人秘密奋斗18年,建造了“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

  上个月下旬,“816地下核工程”首次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并将成为国防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内,“816”平均每天接待游客约2000人。

  从重庆市涪陵区城区出发,出租车沿319国道一路疾行。盘山公路左边,乌江波涛滚滚,右边,山坡连绵不绝。车行约半小时后,路边指示牌首现“白涛”的名字。

  如今,它是涪陵区的一个街道;44年前,这个乌江边不知名的小镇,彻底隐姓埋名。随着数万建设者到访,地图上再也找不到白涛镇。寄到这里的信件,没有具体地址,只有一串数字:4513信箱。

  投资7.4亿元施工18年

  汽车驶入白涛地界,遥望乌江对岸,一根硕大的烟囱孤零零挺立秃山。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暗藏玄机——烟囱高达150米,专为地下核工程排风所设,犹如地标。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决定在西南地区建核工厂,选址白涛。在一片被当地人称为“金子山”的区域,人工打造一个巨大的地下洞体。地下核工程代号“816”,以制造核燃料为主,兼顾发电。

  于是,白涛镇“失踪”了。1984年,随国际形势转变,开工18年后,“816”未完成即下马。但“816”仍为军事禁区,藏在群山深处,常年由部队守护,难以接近。直到2002年4月,一纸解密令,唤醒沉睡多年的“816”。

  5月将近,山城阳光炙热,室外气温超过30℃。1号洞口是目前开放的唯一入口,也是整个工程19个洞口之一。约两层楼高、四五米宽,石壁均由厚厚的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几个工人正忙着安装调试铁门,当年停工时,大门还没装。墙面上留有两道约2米宽的痕迹,代表门的厚度。洞体的抗击打能力,可见一斑。

  停工时,约完成建筑工程量的85%,安装工程量的60%;先后有6万多人参与建设,总投资达7.4亿元人民币,还不包括当时部队军费开支。“816”核工程洞体防护与维护项目部工作人员王欣感慨道:“当时的7亿多元,可能相当于现在的百亿千亿元,如果废弃,实在可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