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中国意象表现主义艺术展…
评:毛泽东论中国无大师…
国际电影节上的“中国印…
中国为何没有托尔斯泰?
关注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
蒋介石曾孙蒋友柏传记将…
李煜情爱信物现南京? 古…
中国作协发言人:现在作…
现代中国的第一批女军人…
文化乃中国金融之根
最新热门    
 
中国古代的“驻京办事处”:进奏官狐假虎威

时间:2010-5-11 12:44:30  来源:光明日报
的州也开始在京师设置进奏院。到宋初,随着藩镇的解体,进奏院设置权限随之下移,“逐州就京师各置进奏院”,进奏官皆由“本州镇补人”为之(同上),从而使进奏院的数目激增,带来了管理上的巨大不便。而且,随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重新走向正轨,作为州一级政府代表的进奏官,其地位同唐后期作为藩镇代表的进奏官已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地方将吏多不愿背井离乡,常驻京城担任进奏官。地方政府转而招募京城本地人担任进奏官。这些京师人以私宅作为办公地点,不仅不利于朝廷对其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而且使朝政信息毫无保密性可言。因此,对进奏院进行改革迫在眉睫。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政府对进奏院进行一系列改革,主要举措为设置都进奏院对各州进奏院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对众多进奏官进行厘选,从中挑选出一百五十名继续担任进奏官,每人负责“二三州军”的联络沟通事宜。这样,北宋朝廷不仅规范了对进奏院的管理,而且把进奏官的任免权收归中央,从而加强了对进奏院的控制。虽然进奏院存在直至南宋灭亡,但自此开始逐渐失去了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的性质,转而成为朝廷控制下的、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

  李永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