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蔡国强和农民“达̶…
64位篆刻家刻190余印 李…
组图:198名朝鲜版《红…
印度82岁僧人自称70年不…
小沈阳维权将在全国连续…
1915年成都已有邮政 拍…
民国两大总统力挺世博会…
《饭•局》首演 深…
刘野《金光大道》拍191…
“中国•扬州漆器…
最新热门    
 
1982年中国首枚潜射导弹弹着点是如何拍摄的?

时间:2010-5-13 12:55:07  来源:新华网

  1982年我国首枚潜射导弹弹着点是如何拍摄的?

  1982年10月12日,我国首次成功地进行潜艇水下发射导弹飞行试验。这是继中国成功进行原子弹、氢弹、远程运载火箭试验和发射人造卫星后,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里取得的又一新的巨大成就,是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最新体现。这一新的成就,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拥有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之一。同时也加强了我国国防力量,提高了国威和军威。

  日前,我在青岛有幸采访了执行此次航拍飞行任务的飞行员陈金龙,与他谈起当年完成我国首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飞行试验航拍弹着点时的情景时,两鬓斑白的陈老仍然非常激动,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

  潜艇水下发射导弹不像陆上发射平台在固定的地点发射,而是在敌方难以发现的地点打击敌人陆上战略目标,其明显优点是机动范围广、隐蔽性好、攻击能力高、生存能力强。然而,从水下运动中的潜艇上发射导弹决不是简单地把陆用导弹搬到潜艇上,而是要针对潜艇的有限空间和活动特点,解决火箭推进系统、火箭小型化和水下发射技术等一系列新的课题,要进行一系列单项试验、大型综合试验和飞行试验。此次试验将进行的是海上飞行试验。

  我们舰载直升机主要执行此次试验任务的最后阶段——末区航拍导弹弹着点位置。此次试验任务,直升机航测高度高、海况复杂、云层低、云量多、试验周期长。这些不利因素给我们舰载直升机执行任务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对困难,机组人员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和特情处置预案。一是飞机、发动机故障如何处置;二是舰船摇摆度大时直升机如何起降;三是直升机遇着特殊水上迫降如何处置;四是机上雷达搜索不到目标如何处置。之前还进行了20个飞行日、1081架次的针对性训练。一是着舰适应性训练;二是舰机通讯、救生合练;三是空中摄像师与机组人员配合训练。为确保任务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2年10月1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禁航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0月7日至10月26日向公海某海域进行发射导弹飞行试验,要求有关国家政府通知本国的舰船、飞机,在当地时间9点至17点不要进入该海域和海域上空。我们舰载直升机搭载在海军302救生船上。9月2日,担负试验任务的海军舰艇编队从上海高桥锚地起航到试验海域进行兵力集结,做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0月12日,天气格外晴朗,发射导弹试验任务一切准备就绪。这天下午14时30分,陈金龙率机组人员精神抖擞地快步走到飞行甲板,地勤人员早已将飞机拉出机库准备好,等待飞行员检查。一切良好!陈金龙和机组人员充满信心地跨入驾驶舱,系好安全带,等待起飞命令。14时48分,舰上飞行指挥员、团长郭文才向机组发出“开车”的命令,空中机械师立即启动发动机,顿时旋翼飞转、马达轰鸣。14时53分,指挥员发出“起飞”的命令,陈金龙立即接通自动驾驶仪,上提变距杆,飞机“刷”的一下离开甲板,低着头吼叫着离舰起飞。

  直升机起飞后,当时的高度是2000米,速度90千米/小时,陈金龙驾机在指挥舰上空盘旋,等待着出航命令。突然,在我机左前方发现一架固定翼外国侦察机与我机等高度、同向飞行,而且越飞越近,两机间隔不足50米,这个距离很有可能发生空中撞机!陈金龙立刻将情况报告指挥员,并果断降低飞行高度,超低空飞行,迅速地摆脱了外机的干扰。

  15时01秒,潜艇准时从北海某海域水下发射导弹。导弹从发射到出水、点火、飞行、分离、溅落等一切正常。指挥部快速把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到每一个战位。15时10分,陈金龙接到命令:“弹头已落水,立即飞向目标区!”机上领航员关锡华及时在地图上标下了弹着点位置,直升机不断改变航向,避开阳光,搜索目标,并及时向舰上指挥员通报我机的位置。15时21分,在飞机右前方5000米处,陈金龙首先发现目标,在弹着点周围,翠绿色的染色剂把大海染成绿茵一片,好像水面铺陈的荷花叶子。陈金龙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向指挥员报告:“我已发现目标!”“一定要把目标拍下来!”指挥员的命令坚定了大家完成任务的信心。陈金龙迅速建立航拍航线,并发出:“5分钟准备”口令。机组人员紧紧盯住目标,并将飞行速度从180千米/小时降到130千米/小时,开始目视目标修正航向。距离目标越来越近,陈金龙又发出:“1分钟准备”口令,空中摄像师王守林也发出:“左1度,右1度”的修正口令。距离目标100米时,摄像师发出“开拍”的口令,飞机准确地从目标上空通过。为了争取时间多拍几次,陈金龙又将飞机速度增至180千米/小时,驾机又完成了第2次航拍。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