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陆川:没有精神、文化输…
王岳川著《目击道存:世…
王岳川著《艺术本体论》
最新热门    
 
王岳川:中国文化是“三和文明” 不应被边缘化

时间:2010-6-7 9:11:32  来源: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守正创新与文化输出

  ———王岳川谈中国文化立场与文化身份

  编者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于2010年4月赴美进行了为期二十余天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精神”学术巡回讲演,分别在美国华盛顿、纽约、哥伦比亚、亚特兰大、明尼苏达、芝加哥、丹佛等地的大学和文化机构发表《中国文化智慧的当代启示》、《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等演讲。本刊就此主题专访王岳川教授,并将陆续刊发王岳川教授访美讲演的系列文章。

  文化输出与书法价值的发掘

  读书报:您很早就提出“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两大文化理念,近几年的工作主要也是围绕这两方面,这次访美讲学之行,您对文化输出有了哪些新的体悟?

  王岳川:我先说一下访美的起因吧。十年前,我在国内提出了“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引起了学界的争论,这些争论后来引起了欧洲和美国的重视。2006年我受欧洲几个大学和文化机构的邀请,在欧洲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那次欧洲之行给我的印象很深,但我明显感觉到欧洲还是比较中心主义的,东方刚健清新的思想传递到欧美,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甚至是充满了不可预知性的进程,但我还是矢志未悔,坚守并坚持推进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提出新理论的教授,其思想影响往往非常有限;要成为公共空间的、甚至国际国内关注的学者,他一定要代表中国说话,有鲜明的中国身份和中国立场。一个学者必须有自己的立场,我最近出版的《发现东方》修订版,副标题就是“中国文化立场与文化身份”。

  随着中国作为大国的崛起,中国文化日益引起美国的关注。同美国大学师生的现场交流,纠正了西方中心主义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与矮化,揭B了中国与东方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对于全人类的启示意义。

  一方面,是美国现在对中国现代性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有了更多的上溯探索兴趣。这次美国发给我的访美讲学邀请涉及到将近20所大学,有时候一天讲三场。如果是十年前,美国会像大英帝国一样很自我中心地对中国文化说三道四,但这次他们静静地听我对中美文化差异和文化战略的看法,充满了兴趣。

  另一方面,美国有更为迫切了解中国文化的内在冲动。我这次访美讲演主要有几个主题:一是《中国文化智慧的当代启示》,将中国文化提升到对人类新世纪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危机解决和启示的高度;二是《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力求纠正西方人过去对中国的成见,像“黄祸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负面的看法,同时促使我去研究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及其应具有怎样的形态。三是《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这个题目看起来是一个中性的题目,但是我把它和一种人类生态美学的精神生态平衡联系起来。

  在我看来,美国对差异化的中国文化的兴趣正与日俱增,人们谈论中国和中国文化,关注中国的发展进程,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从中发现中国快速发展的奥秘。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一差异不可能通过一方征服一方臣服来达到平衡,而只能求同存异。事实上,世界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和模式有多种,不仅仅有西方现代化模式,而且有中国现代化模式。中国现代性不可能是西方现代性的翻版,中国现代性将证明,它在文化观、价值观、宗教观和体制性等方面都是根植于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崛起正在改写人类历史,崛起的中国不再是一个边缘国家,而是一个正在参与改变世界的大国。

  中国的崛起已经使美国形成了一种期待视野,美国听众希望我能够讲清楚是什么造成中国崛起这一巨大的经济神话?这个经济神话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根源?中国一旦成为跟美国齐平的经济大国,将对人类作出怎样的文化承诺?中国文化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创生新的价值体系供人类遵行?可以说,欧美在中国崛起之后,需要一种跨国文化阐释的声音,一种来自学术团体具有广阔文化视野的声音,一种有着中西交流善良愿望的“互体互用”的声音。“发现东方”是一种跨文化跨国际的理念,“文化输出”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实践,必须由中国人中的双语精英来做,他必须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而且具有再创新自己思想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将中国文化的新世纪阐释传达给世界。

  读书报:这次美国之行,您作了关于书法艺术的讲演,在讲演期间也多次同中美两国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现场切磋书法,您是如何发掘书法在文化输出方面的价值的?

  王岳川:在美国的艺术院校演讲中,我谈论书法艺术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