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2010中国·嘉兴端午民俗…
黄埔同学会励志社南昌旧…
北川民俗博物馆延续羌族…
河北将举办第三届民俗文…
安徽首届民俗文化节开幕…
中国民俗专家:民俗应存…
“立夏”民俗:称体重 吃…
法律与民俗习惯的调适
贾樟柯:工业并非是怪兽…
全景展现成都街巷变迁 …
最新热门    
 
民俗学会副理事长: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保健卫生节

时间:2010-6-13 12:30:22  来源:解放日报
  其实在这之前,晋代宜兴有个人叫周处,这个人写了本书叫 《风土记》,其中就讲到端午这一天,要煮鸭子和粽子来吃。从时间上来看,这个传说还要早。按照顾颉刚先生的说法,民间传说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变化,不断充实新的内容。端午节的形态和内容也是如此。

  到了南朝时候,端午纪念屈原的传说,成为当时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际上从当时的时事来说,也有一种必然的趋势。那个时期,基本上都处在一个动乱的环境下,乱世之国,人们往往容易想起忠贞的爱国爱民的先贤。屈原于是开始更多地进入人们的视线。其实最早的历史书上,并没有确切地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但这样的一种塑造符合民众的愿望和理想,所以大家也愿意接受。因此,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忠君爱国的屈原说法,逐步地为大家所认同,成为一个重要的端午节起源说法。

  当然,关于端午节,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说纪念伍子胥,或者曹娥。伍子胥原来是楚国的一个将领,受到谗言排挤,他的父亲和兄弟又被楚王所杀,他愤而潜逃至吴国,得到了吴王的重用,然后他又立志复国、报仇,最后成功,用吴国的兵士攻破了楚国。这个人物对吴国来说是个大功臣,但是后来,吴王也开始对他不信任。他几次谏议说越国是吴国的大威胁,但吴王不听,后来,因为谗臣的诬蔑,他自杀了,最后他也是沉入了江中。传说他成为一个涛神,钱塘江的江涛就是他引起的。后来五月五日,吴越之间的一些百姓就在江上举行活动,纪念这个涛神。有人就说这个端午节和纪念伍子胥有关。

  曹娥是汉代上虞人。据历史记载,她的父亲可能是游戏于江涛中间的一个人,不幸被江水所吞噬,她四处寻找自己的父亲。有的说她不幸也失踪,有的说她主动投江,过了几天,人们见她背着父亲的尸体一块浮上水面。因此曹娥成为汉代著名的孝女。传说她也是五月五日出的事,所以有人说端午节和她有关。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端午节可能和祭祀疫乱有关。按照道教的说法,五月五日是很特殊的日子,为了除灾,为了长生,要进行祭祀。如此等等。

  综合以上几种说法,各有各的依据。但是撇开这些说法外在的形式,就内在的东西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和自然的抗争,就是在不利的环境中,人们如何想方设法,化不利为有利。这就形成了端午文化的自然动因。

  对和谐美满的追求

  我们的端午节绝不是简单的防病治病,而是有着日常生活审美的感受在其间的。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想出许多办法解决困难,我们还可以开拓许多美的样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漂亮。

  如果说,端午节是我们的先民为了追求和谐的生存条件而逐步产生的一种习俗活动,那么,端午习俗的表现,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一次大展演。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从长远来看,这种传统的积累是我们的先民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对于宇宙、生命、人体机理的一种心灵感受,这种感受使我们采取了种种行为方式,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新的和谐。兰汤浴是这样,纪念屈原也是这样。实际上是从宇宙、自然的一种失衡演化到我们人类社会的一种不平,如何使社会更加稳健、和谐地发展,需要由屈原的这种精神来进行调剂,来进行弘扬,这是端午节产生的另一个文化动力。

  端午节的习俗琳琅满目,但分析这些习俗的背后,它就是解决我们生存和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有利于我们保护自己,有利于我们把生活提高到更高的水平。比如说传统的端午习俗中有吃 “五黄”一说,所谓五黄即:黄鱼、黄瓜、黄鳝、咸蛋黄、雄黄酒。原因是,野生的黄鱼是对脾胃有好处;黄鳝是一种凉性的动物,在这个季节可以对燥有帮助;黄瓜、鸭蛋在中国的传统的生活观念中是凉性的;雄黄酒即使你不喝到肚子里面去,弄到脸上、身上,也有助于去虫害;还有像挂香袋,香袋里面都是中草药;有些地方要送肚兜,肚兜做成蛙形,有的上面还绣了五毒,有驱邪之意。端午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是吃粽子,许多家庭一定要小孩吃一种特殊的粽子,把粽子做成两个笔杆型的,叫笔粽,寓意为考试 “必中”;有的做成一种四方的印一样的,叫印粽, “一定要中”的意思。中国人往往会创造许多美好的、吉祥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是迷信,其实不然,大家不过是想通过这种形式表达美好的愿望而已。

  从端午习俗来讲,它也是古人一种生存方式和生存智慧的展现。比如粽子,在古代,甚至在今天的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它都是一种最好的干粮。我前几年在浙江衢州乡间搞调查,立春过后,当地农民在祭春那天,做了许多粽子,挂在家里的竹竿上面,有的一串一串地挂在房梁上。我感到纳闷,端午节还没到,做这么多粽子干什么?农民告诉我,下地干活的时候就拿它当干粮。做好的粽子一般放在通风的地方,一个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