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中国青年报:节目低俗,…
广电总局规范婚恋类节目…
谁能代表中国年轻一代:…
中国青年报:风水申遗谁…
网友解读韩寒婚恋观:只…
有关专家呼吁激励青年科…
青年妈祖石雕像在妈祖故…
北京日报:当代青年要仰…
九成受访者不过青年节 …
中国青年报:西门庆故里…
最新热门    
 
青年江泽民与英商较量:26岁接管远东最大制皂厂

时间:2010-6-18 12:24:05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江泽民同志生于1926年8 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上海解放后,历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副工程师、工务科科长兼动力车间主任、厂党支部书记、第一副厂长;上海制皂厂第一副厂长;一机部上海第二设计分局电器专业科科长。本文记述了时年26岁的江泽民同志作为肥皂厂接管队伍中的第一副厂长,亲历与英商为时两个月的谈判,接管当时远东最大的制皂厂英商中国肥皂股份有限公司的过程。

  历时数月的移交谈判多在外滩18号进行,这是麦加利银行大厦,英商中国肥皂股份有限公司事务所就设在大楼内。

  整幢大楼,甚至外滩西岸的这条街,都是英人按照自己的梦想和意愿,刻意营造的世界。麦加利银行是渣打银行上海分行的别称。这家老牌银行在1858年成立后五年,即赴海外开分行。上海是首批三家海外分行之一,以首任经理麦加利之名冠称。大楼由英国建筑师设计,花岗石贴墙,雕花大铁门,两根巨大的爱奥尼亚立柱作中段支撑与装饰,一派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麦加利银行的左邻右舍,都是来自大英帝国的“同胞姐妹”。外滩17号《字林西报》大楼,英国侨民在中国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新闻报纸就是《字林西报》,其前身《北华捷报》在1914年发表过利华公司兼并的报道。外滩最高的几幢建筑,是19号汇中饭店、20号沙逊大厦即华懋饭店;而外滩最古老的建筑,是黄浦江和苏州河交汇处的33号,英国领事馆,一幢英式乡村别墅。这些建筑是同一个老牌帝国主义在远东打造的冒险家的游乐园,许多英资企业驻扎其间,大班们出没此地,俨然身居泰晤士河畔,而此地却不似那厢边雾霭重重,明媚的阳光令他们心情大好。

  与这一带的大楼、裙楼别无二致,麦加利银行楼内也集聚着多家英资公司,弥漫着浓郁的殖民气氛。进出此地的资方代理和华籍雇员,也是西服革履,属于特殊的“ 高等”华人阶层。这是上海开埠之后应运而生的新阶层。他们是洋商指令的接收与传达者,也是执行者。在洋人堆里谋生,如在缝隙中钻营,磨练出他们机敏、犀利、巧言善辩的特性。

  江泽民同志面对的谈判方,英商全权代表戚惠昌,也是这样游走于外商和中国人之间的高级职员。戚惠昌是浙江宁波人氏,身材壮硕。他于1920年进入白礼氏皂烛公司,又随公司并入英商中国肥皂有限公司。当时,公司管理层一直都由英国人把持,事务所里设有七个部门,其中六个由伦敦总公司委派英国主管,唯有机构最庞大的营业部由戚惠昌负责。把产品销售的终端部门交给中国人,是英国人的精明所在。他们知道庞大的市场,辽阔的国土,靠几个说着外来语的洋人,再怎么奔波都难以把握,于是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实践证明了这种本土化策略的可行性。正是靠着戚惠昌等人的卖命,英商中国肥皂公司在中国建立了遍布各省市的庞大销售网络。有位当时在苏州担任销售员的职工在回忆录中写道:“即使是辽远边境和穷乡僻壤,只要有人烟之处,务必配备足够的销售员,因此那时无论大小城镇还是荒僻所在,都有英商中国肥皂公司推销员的足迹,大小商店内也能看到他们五光十色的肥皂和化妆品。”据江泽民同志回忆,当时国内销售点有八十多处。

  英国大班撤退后,任命戚惠昌为全权代表,把公司的谈判事务都交付给他处理。还有两名代理人陈鸿钧和郭锦虹,分别代行管理生产和经营业务。陈自1934年进入英商中国肥皂股份有限公司,后被提升为会计部主任。郭是1932年起在天津分公司任职,1948年被派收购油脂之差,是英国老板的亲信。三名英商代表都是企业的资深职员,对厂里的生产和业务相当熟悉。

  江泽民同志进入肥皂厂接管小组后,就参与了和戚惠昌等英商代理的谈判。接管小组面对的是商海沉浮数十年、在华洋两界游刃有余的“老江湖”,这无疑是一场艰难的博弈。因为谈判对手的背后,是伦敦、香港,一个与新中国的气氛与主张迥然不同、格格不入的世界。

  1952年,英商中国肥皂公司办事处依然在麦加利大厦办公,从玻璃窗向外望去,江水滔滔依旧,黄浦江上时时飘过低沉的汽笛声。每隔半小时,与伦敦大本钟相似的那只海关大钟就鸣奏一次。戚惠昌在这里进出已有二十多年。英国人走后,他搬进了大班的办公室,乘着从前接送大班的雪莱特轿车。他熟悉楼里的人和事,深谙其中的运行规则,与这里的氛围有种自然贴切的默契。可以说,这里是他的“主场”。虽然他也知道英国人气数已尽,但由他出面收拾残局,扮演牵线木偶的角色,终究是一件尴尬事情。他本人对生产经营并无兴趣,职工们又怨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