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振兴中国足球?还需重塑…
养生文化的价值:与环保…
任由“拜金女”观念流布…
考古队称“曹操口含翡翠…
曹操口含稀世明珠?专家…
孟子商品价值观念对战国…
“三孔”听证刮涨价风 …
美国人的婚恋观:更重视…
毕加索传世之作在巴黎被…
李咏想给大学生什么样价…
最新热门    
 
“价值”和“评价”的性质及关系

时间:2010-6-22 12:48:41  来源:光明日报
化的差异,同样的“事实”可能有不同的社会意义和理解,引出的“应该”也可能大相径庭。“应该”因而呈现出多元化。但笔者认为,在世界一体化的时代,各民族既要相互尊重,也完全应当通过对话和交流,在涉及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基本问题上取得共识。

  “价值”和“评价”的性质及关系

  为了区分价值与评价,我们往往以“客观”作为价值的特性,以“主观”标示评价的特性。其实,主客二元的思维并不适合于应然的价值领域。价值不是人的主观幻象,作为人类看重、珍惜和追求的一切,价值离不开人的感觉和意识的感受、判断、赏析即评价,并正是经由鉴赏与评价,价值才成为“现实的 ”价值,即显现于、实现于人的生活的价值。美属于有美感的眼睛,音乐属于有音乐感的耳朵。对象的意义总是以人们感觉和意识的能力为限。这不是主张“主观” 价值论,而是说价值表征着人们与其对象之间的契合、共鸣、交融的关系,而评价则是对这种“关系”的感知与显示。一些重要的价值或一些将来大放光彩的价值,许多人却不看重或看不懂,这是常有的现象。当我们基于这些现象强调价值是客观的、评价是主观的时候,我们其实是站在社会“总体”的立场和历史“前进”的向度上,力求让人们的感觉和意识超出短浅的狭隘的视野,能够通达和把握这些价值。无疑,人的感知、意识特别是情感有着很强的个体性,面对同一对象,他们的感受或理解不会完全相同,这十分正常。问题在于如何使这种差异构成张力,使人与对象和人们自身的关系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变化。笔者认为,为了使价值与评价进入良性循环,我们更应当关注“价值评价”与“价值创造”的统一。只有那些价值形态——感人的文学艺术、公平正义的规则、善的行为、人性的光辉——的创造者,才是价值最好的阐释者和评价者,因为他们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敏锐的直觉和想象力,已经先期在大脑中将其构象出来。当代人缺失生活意义的一大原因,是由于片面分工和工作节奏的紧张,成了只懂自己专业的“单面人”,他们当然也希望自由全面发展,但却缺乏艺术创作的情趣、才能和时间,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的作品。没有创作的艺术才情,何来欣赏的艺术细胞?生活意义的狭隘与无聊也就在所难免了。

  关于价值的矛盾性

  当我们谈论价值时,还往往忽略或不能正视价值的矛盾性。人生充满矛盾,真善美圣与假恶丑俗就是价值矛盾的突出体现。价值的这一所谓“正 ”“负”形态,固然“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但其区分的相对性,也意味着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如同有爱就有恨、有亲就有疏、有利就有弊,价值的两重性统一在人的生命活动及其过程中,并使人类的文明产生悖论和异化。人们追求真善美,既说明人生难得进入真善美的境界,人所追求的是自己缺失的东西;也说明人生产生着真善美并能够有意识地趋向于它。我们过去在价值观上的一大教训,是以非此即彼的态度,把价值的正负形态二元化、极端化,并企图以前者消灭后者,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近年来出现的价值的“中性化”现象,一方面是对过去极性价值观的消解,同时也是对“不好不坏”、“亦好亦坏”这样的价值中介现象的肯定。但人生毕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永远也取消不了价值的方向性和等级性。不分是非、混淆善恶只能贻害社会。我们应该做也能够做的,一是努力地以正价值主导负价值,二是变垂直式的价值向度为多向多维的价值向度。须知,即使真善美之间也有矛盾甚至对立。但真善美又是互补和统一的。如果说科学之“真”确立了我们生命的条件与边界,那么,价值之“善”“美”则开显了我们生活的意义与可能,前者的“冷峻”与后者的“热情”,恰恰是人们得以编织现实的、健康的人生的经纬。同理,“自由”作为真善美的统一体也包含着内在矛盾,自律、公正与和谐就是这一矛盾的解决形式。人与世界多方面的关系和多向性,决定了人生价值的丰富性和多向度。

  关于“形而中”的价值形态

  我们过去谈“价值”,首先想到的是“形而下”的实物及其属性,现在关注的“价值观”则似乎只是“形而上”的观念,这就把“形而中”的价值形态即道德规范、社会规则、制度安排等遗忘了。说这些价值形态是“形而中”的,意思是它们的产生和存在,既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又受到人们价值观念的引导或影响;反过来,这些价值形态及其所营造的社会系统和人文秩序一旦确立,又会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人们具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导致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财富的变化消长。一般而言,属于形而中的社会组织系统与人文价值系统,分别是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后者由于推崇道德价值的“优位”性,对社会组织系统能够发挥批评和范导作用。但如果两者形不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则双方都会受到伤害,并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