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占卜 >> 八卦 >> 正文
八卦与识别人的“八征法…
领导的“高度关注”为何…
李承禧的“执行艺术”
我们需要更多的“5小时…
中国高储蓄的“罪过”
“富有”的“穷女人”
一个农民工在北京的“幸…
古代的“正月”指的是什…
适宜搬家的“良辰美景”
神秘的“古埃及”守护神
最新热门    
 
国外的“腐败”事件 常常让我们羞愧?

时间:2009-9-8 20:39:16  来源:风水网
2005年曾有位名叫斯罗格的加拿大女移民部长,因涉嫌贪吃印籍难民一块比萨(“比萨”这东西相当于我们街头“锅魁”),被反对党一阵猛批为受贿,愤而辞职。一年前曾传出美国时任纽约州长的斯皮策“自费”召妓丑闻。由于斯皮策曾是世纪交替时著名的华尔街反腐运动的旗手,美国人一直把他视为道德的“圣徒”,哪想到他私生活中居然还有这么一块阴暗面,愤怒的美国舆论很快把斯皮策扫地出门。失去道德公信力的斯皮策此生很难在政坛上东山再起,更莫说“异地为官”了。     最近从英国传出更离奇的一桩腐败案。英国女内政大臣雅杰·史密斯按照现行的议员和内阁官员生活津贴制度,在去年6月报销4月份家庭开支补贴时,把网络使用费和影视收视费一并打在一张单子上,共计76英镑。过数个月之后,这位女大臣主动向有关部门“投案”,称在76英镑这张单子上,有两部标级为“18”的影视费的报销是“错误”的。她承诺,她将按程序退还多领了的津贴。尔后,她向社会发出道歉信,对其不当行为表示忏悔。她称,她那“色鬼”丈夫趁她不在家之时,偷看了两部标级18的按次收费影片,一次五英镑,计十英镑。这里说的标级为18的影片,就是指18岁不宜的电影,也就是我们所称的“黄片”了。 事情一传开,就成了轰动一时的女大臣公款看“黄片”腐败案,舆论和反对党大加挞伐。从法理上看,即使史密斯声称、史密斯丈夫本人承认,看“黄片”是丈夫蒂姆尼一人所为,史密斯本人并不知情,但经济报销人是史密斯,她列了这笔开支,就是她已经“消费”这种服务的最牢实的证明。所以,大臣公款看黄片一说,是成立的。如不是马上要召开伦敦G20会议,内政部安保工作千头万绪,保住了其职位的话,否则,史密斯不是被布朗首相令其辞职走人,也有可能自已卷起铺盖主动走人了。 真是奇了怪了,一块价值不过几美元的街头比萨饼也能把相当于我们省部级的移民部长拉下马。自掏腰包“偷腥”一下,而且还获得了妻子的谅解,这样的“小事”内部警告一下就可以了,还硬是把堂堂州长“削官为民”,连省部级待遇也没有留下,并把一生的政治前程给毁了。腐败标的仅十英镑的英国史密斯则更是“冤得很”,本身报销家庭影视费是允许的,也没有规定所看的影片只能是哪种类型的影片,要报什么类型片子,完全是凭其道德的“自由心证”来决定的,可她本人偏偏一点自我辩解都不肯做一下,“一心求死”,要不是布朗挽留,她也许早就辞职谢罪了。 以上这些所谓的腐败“标的”都不大,都不够纳入检察官提起刑事指控的级别,但还是在当事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腐败行为人的后果也相当严重。这个中原因就是竞争政治制度的“零容忍”和公众自由舆论的“零容忍”。也就是靠这些根本“内力”,才把“丑事”变成“丑闻风暴”。一句话,不论是丑闻当事人,还是局外人,他们的“脸皮”都薄得很,属“易碎品”。东方的“人无完人,岂能无过”,“过则改之,善莫大焉”的“和稀泥”主义好像对他们这帮外国人不顶用。 现在来讲讲中国的王武龙案。王武龙落马前官拜江苏省常委、省人大副主任,是副省部级。但他的丑事主要发生在他执掌江南重镇南京的市长和市委书记期间,历时长达十年之久。 而为什么要从众多省部级腐败官员中单挑“王大人”与那些“老外”进行比较,原因在于,王是中国官员腐败中“有腐必有色”的罕见例外,他不仅没有包养情妇,也没有留连于风云场所的记录。由于他在道德支点上似乎还能看成一个“人”,所以他才具备了与那些“脸皮薄”的老外放在一起比较的资格。 已经投入大牢的王武龙至今也不承认收受过巨额贿赂,而他所承认的“小额”贿款,按其叙述,乃是其“灵魂挣扎、精神痛苦乃至于心理煎熬”下的不得已之选择。其下的隐命题则是,假如没有儿子生病女婿无才一事,他是万万不可能沦落到向开发商伸手要钱之地步。这貌似符合于忠孝节义之脱辞,显然是一派伪道德的混账逻辑。《老子》说过:“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不尊道,何以德?是伪矣。 由于道德错置,使他判断公权力时犯下致命错误,把人民赋予的公权力视为可以利益交换的私器,否定了公权力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原始属性。由于权力行使的制度环境附和了他的“权力哲学”,也没有一种“善”的力量有效抑制其贪念,他只要一找到为自己开脱的“合理”借口,就会毫不犹豫出售公权力为自己牟利,并没有一丝道德上的愧疚。从这一点也看,他既是个体性的道德失败者,也是社会性道德失败的推动者。拿他与加拿大的斯罗格、美国的斯皮策和英国的史密斯一比,人格之渺小,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