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社会问题杂思 |
 |
时间:2009-9-8 20:39:57 来源:风水网
|
|
|
假期得暇,在旅途中思考了几个杂乱观点,姑且记之以备忘:
一:关于“主义”,“主义”是哲学家和政治家给社会发展进程贴的标签。我认为以生产力来描述更为贴切,比如渔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商业社会、信息技术服务社会等等。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是生产力的突飞猛进而带来的变革。
二:各社会阶段特征:奴隶社会特征是劳动者生命得到解放;封建社会特征是劳动者身体得到解放;资本主义社会是劳动者思想得到解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劳动者人性得到解放。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资本主义之后才是社会主义。
三:关于两级分化: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要在姓资姓社上争论不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些都是经典而又富有实效的理论。坚持这些理论并非不能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解决此问题分为主动解决和自发解决两种可能。主动解决即自上而下进行新的社会主义改革,自发解决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进步,先富群体亦会主动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深刻理解"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以携带后富群体共同进步为使命,达致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共同飞跃,当然前提条件是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
四:社会主义优越性。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应该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强调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本特点,突出社会主义制度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性,体现有规划、有约束的经济制度在面对全球性经济难题的积极意义,同时抓紧机遇发展社会主义福利制度,建立平等的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全体公民建立公民福利账户,提取国家资源的部分盈利(如国有企业的部分利润分红)发放给每一个公民,以体现每一个公民均平等享有国家利益的社会权益,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