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古代男色成罪过
十大古代官府雷人的幽默…
古代风水术“镇法”和“…
我国古代星象五行划分法
古代天文历法名词五行解…
古代治历的方法
中国古代皇帝取名中的五…
古代的“正月”指的是什…
关于古代看风水的九种概…
古代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
最新热门    
 
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研究大有可为

时间:2009-8-8 16:53:29  来源:不详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通力合作,付出艰辛的努力和艰苦的劳动,并辅之以科学的规划和方法才能完成。为此,我们特对该项研究工作提出如下的一些原则、方法和建议,以供有志于此项研究工作的同仁参考。
  就研究方法而言,我们初步设想了以下几条:
  1.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我们对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的研究目的在于,从古人的作品中窥求对今天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有借鉴意义的信息,顺手拈来,为我所用。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不了解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理,不注重从古代文献,特别是不注重从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中寻找宝藏,就不会把武当山旅游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事情办好。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应该说,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中存在着许多精华和闪光点,但也毋庸讳言,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兼之游记写作者的个人认识和学力水准各异,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作品中也会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一些不健康甚至是有害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慧眼识珠,披沙拣金,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2.源流并重,突出重点。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从产生到发展,上下一千七八百年,各个朝代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又不尽平衡。因此,我们有必要理清发展脉络,即何时产生的,历代游记文学作品又呈现着怎样的特点和联系,力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即历时的层面,较为全面地勾勒出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的发展主线。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避免平均使用气力,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有所收获,有所建树。比如明代的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优势,我们就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共时的层面,多下些工夫,争取多出些成果。再如有的人长于记叙,有的人长于议论,我们就应该在前者身上多做些文章,因为这与我们的研究目的关系密切。
  3.稳进戒躁,努力开掘。研究工作本身是艰苦而枯燥的,需要有耐性,要能坐得住冷板凳。特别是武当山游记文学涉及的发展时限较长,作家作品数量又多,加上作品的内容又十分庞杂,需要我们切忌轻浮急躁,既不能因为有了一点点表面上的粗放的研究成果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存在一定困难而缩手缩脚。我们应该有那么一股钻劲儿,努力深入进去,去发现和发掘更为精彩的东西。比如古代武当山的生态环境较好,为何那样好?历朝历代有哪些法令来做保证?又有哪些得力的措施值得今人借鉴?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仔细深入地探讨。
  4.比勘参证,求真务确。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反映了许多古代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且受个人因素所限,有些信息需要我们要慎重对待。就是说,不能以某个人的一家之言定是非,下结论,而要旁征博引,比勘其他我们所能搜集到的古代文献资料,参核印证,以求得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这个问题上,任何怕麻烦、图省事、走捷径和耍小聪明的做法都是不可取且又十分有害的。因为我们的研究工作要对历史和现实负责,要对人民负责。
  5.分工协作,互通情报。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内容博大精深,数量又多,且涉及的学科领域又十分广泛,单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每个研究者的学识又存在差异。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做出科学的分工;另一方面,研究者之间又要互通情报,不要保守。宜适时地、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搜集到的于别人有用、与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似无多大关系的文献资料提供出来,做到资源共享,互助互利。我们的每一位研究工作者似应明白,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广大的。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多方搜集资料,力争求全责备。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作品未见哪一位古人辑录成册,仅见的今人整理成果也不甚完备。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作品均散见于《古今图书集成》、《湖广通志》、《襄阳府志》、《太和山志》、《武当山志》等专书以及许多文人的个人文集当中。前者尚为好办,到大图书馆、档案馆或地方志工作机构或可查到,而后者即历代文人个人文集却需要多方查找、搜集才能遂愿。而尽可能将资料搜集齐全,乃是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结论下得科学可靠的必备和前提条件。所以我们要能吃得辛苦,在资料搜集上下大工夫。2.进行实地查证,亲身领略感悟。为了求得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寻觅古人的游踪,体悟古人的胸臆,对研究工作说来是必要的一环。因此,在研究工作的进程中,我们需要亲自深入武当山,进行实地考察。武当山现存大量明代以来的文物古迹,自然风貌古往今来也没有太大的改变。所以,接近武当,接近自然,就更能增强亲近感,获取第一手资料和印象,充分体察和领悟古人的思想和神韵。
  3.专题专文结合,争取多有突破。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研究,可以从专题研究入手,即从众多作品当中归结出古代武当山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法律、宗教、哲学、语言学、写作、美学等若干专题,分门别类,深入探讨;也可以从某一位作者或某一篇文章入手,进行横向研究;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力求理清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发生、发展的线索,描画出其成长壮大的历程,总结出文学创作的宝贵经验。总之,要研究的领域很广,东西很多,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拓宽视野,做好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研究这篇大文章。
  4.博采众家之长,融会多门知识。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而且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关于武当山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运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文献考据学、法学、宗教学、社会学、语言学、写作学、美学、人类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来丰富和支持我们的研究工作,以便使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求得研究结论的适用性和前瞻性。此外,我们也不能囿于一己之见,还要广泛搜寻和借鉴今人有关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的已有研究成果,因为我们的每一个人事实上都是站在别人的肩上,要知己知彼,博采众长,方能得出稳妥而确实的研究结论,取得丰硕而可观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中国文学史(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8:273.
  [2] 朱希祥.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73.
  [3] 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186.
  [4] 金启华,臧维熙.古代山水诗一百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5.
  [5] 林庚,冯沅君.中国历代诗歌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371.
  [6] 陶真典,朱道琼.武当山[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7] 张有富,赵本新,朱道琼.武当榔梅勘证[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
  [8]徐宏祖.徐霞客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9] 金正耀.中国的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38.
  [10] 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中国名胜词典(湖北湖南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9.
  [11] 刘操南,平慧善.古代游记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
  [12] 程明安,饶春球,罗耀松.武当山游记校译[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13]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M].成都: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