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年轻单身贵族的的烦恼
厂矿班长的竞选演说稿
社会实践——大学生成长…
“类史诗”·“类成长”…
试论孔子温故知新 教学…
论《故乡》绵长的灰色美
“漫长的革命”——毛泽…
贾母的烦恼
化蛹为蛾——1990年代以…
最新热门    
 
成长的烦恼与人生的抉择——评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时间:2009-8-8 16:54:12  来源:不详

【摘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塞林格发表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领导了美国文学创作的新潮流,它使得思想贫乏、感情冷淡的五十年代的美国人为之倾倒,这个时期完全可以称作超于文学定义的“塞林格时代”。本文剖析了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理历程,揭示二战后美国青少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成长;抉择

 

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矛盾混乱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和处境。主人公霍尔顿那种没有清楚目的的反抗,是当时学生和青少年的典型病症。《麦田里的守望者》发表后,大中学学生争相阅读,家长和教师也视小说为“必读教材”,把它当作理解当代青少年的钥匙。小说能引起强烈共鸣,说明它涉及了人们普遍关心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社会问题。

小说的发表引起一股“塞林格热”,大批青少年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语言动作,甚至像他那样倒戴红色鸭舌猎帽,构成美国当时最奇特的街景,可见小说影响之巨大。塞林格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十分复杂,但最有力的提示存在于霍尔顿欲寻求一个“平静的去处而发现已不复存在时发自内心的绝望呼喊之中……”。《麦田里的守望者》获得超越文学范畴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小说迎合了五十年代青少年处于“寻找出路”和“没有出路”困境之中的矛盾心理。

《麦田里的守望者》情节平淡,一个名叫霍尔顿的十六岁男学生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在接近圣诞节的某天夜里离开了他住宿的中学,又不敢贸然回家,就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都市纽约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栈,逛夜总会。他看不惯周围的人物与世道,厌烦黑暗的现实,甚至梦想逃离这个丑恶的社会,到穷乡僻壤去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事实上他对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又十分留恋,小小年纪已学会抽烟,酗酒,搞女人。因此霍尔顿生活在矛盾之中,例如他这一辈子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时又不得不去电影院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在寂寞时叫来了妓女;他不爱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身不由己地与她搂搂抱抱地胡搞。因此,他虽然看不惯资本主义的世道,却只能苦闷,彷徨,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自欺欺人,到头来还是与环境妥协。总之,从本质上看,霍尔顿这个人物的性格具有明显的存在主义特征;精神上是叛逆,行为上是小丑,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在西方泛滥,青少年学生受影响很大。美国由于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战后又取得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国内物质生产发展很快,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产阶级人数也激增。但群众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贫乏、空虚。五十年代的美国政府奉行遏制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国际上加剧冷战,国内镇压进步力。在这种形势下,有些人粉饰太平,浑浑噩噩;另一些人则看不惯虚伪、庸俗、黑暗的社会,又缺乏积极的理想,只好保持沉默。因此,有的当代史学家把美国的五十年代称作“静寂的五十年代”或“懦弱的五十年代”。一些青少年人不安于现状,尤其受不了精神生活的枯燥贫乏,就通过酗酒、吸毒、群居等颓废的生活方式表示对现实的反抗,史家称之为“垮掉的一代”或“垮掉分子”。塞林格笔下的人物霍尔顿,实际上也是垮掉分子,只是垮得还不像后来“垮掉的一代”及“嬉皮士”那么厉害,没有到吸毒、群居的程度,而且内心深处还在追求理想,憧憬美好的未来。例如霍尔顿带着孩子气的天真追求爱情理想和公平的世道,向往东方哲学,幻想自己长大成人后去当一个“麦田里地守望者”:

“那些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个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责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儿。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种理想显然十分幼稚可笑,但表明作品包含着像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所提出来的“救救孩子”那样的意思。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比较复杂,既有受资本主义污浊社会耳濡目染的丑恶的一面,也有反抗不合理的现象,追求美好理想的纯洁的一面。譬如,他之所以不肯用功读书,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逼他读书仍是为了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好有钱买辆凯迪拉克高级轿车”。而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还在搞下流的小集团——”。这就是霍尔顿所生活的世界,他不愿意同流合污,自然也就无法好好念书。因此他的不用功,实质上也是对美国现行教育制度和学校现状的一种反抗。再者,在他的那种生活环境里,他又怎么能够找到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的生活理想呢?老师们大多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所敬佩的唯一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很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而这位老师哼哼教导他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信条:“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从这一点看,社会主义制度就显出无比的优越性。我国的青少年从小受到党、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亲切关怀,既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又过着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或许差些,但一个人活着决不是单纯追求个人生活享受,要不然像霍尔顿这样在一天两夜就差不多“花掉国王的收入”的阔少爷,为什么苦闷彷徨,甘愿逃到西部去自力更生,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通过剖析美国社会的结构,可以形象地指出社会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由于霍尔顿跨越“儿童”与“成人”两个世界的边线,因此带着矛盾的双重特征。他既欲同“成年人世界”疏远,又受其熏染。在好与坏之间划一道界线,非楚即汉。社会像一只无形巨手,正将他拖下悬崖。丑的一面主要不体现他的“本质恶”,而说明他受周围世界耳濡目染,是个受害者。但他毕竟上有孩子的单纯,未被彻底同化,他的坠落也不像“成年人”那样不可救药。就像马克﹒吐温塑造的哈克贝利一样,塞格林刻意揭示霍尔顿善的一面,似乎在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离经叛道者正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与鲁迅的《狂人日记》主题上遥相呼应,强烈共鸣。鲁迅假狂人之口,道出成年人世界到处“吃人”,直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塞格林通过处于极度思想混乱的青少年,同样及其强烈地提出了社会扼杀下一代精神生命的问题。霍尔顿也好似个“狂人”,小说最后一页告诉读者,他回家后“生了一场病”,家里请来了精神分析学家。通过精神失态者之口把潜在危机表面化、具体化、绝对化。

“近期小说中最主要、最突出的形象就是叛逆者―受害者的形象。”几乎没有哪部美国小说能比《麦田里的守望者》更贴切鲜明地印证了哈桑的这个结论。塞格林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娴熟的技巧,将霍尔顿的流浪生活艺术地转化为对孤独、异化等现代社会流行病的深刻剖析。霍尔顿既是当今西方社会的无辜受害者,也是现存制度与秩序的徒劳反叛者,作品有目共睹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使其以独特的魅力和贡献在当代文坛上占据着特殊的一席,被誉为“现代经典”之一。

 

参考文献

[1] George Ormsby, Six Great American Novelists of Today [M], Washington: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2] James Lundquist, ed., J.D. Salinger [M],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 1979

[3]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

[4] 秦小孟,当代美国文学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