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2009年公务员工作总结
盘点2008“最”八卦房产…
男模成上世纪男色启蒙
杭州飙车肇事者罪名待判…
西方画家笔下的几个世纪…
2008年度品牌价值榜TOP…
华为艰难拿下印度BSNL2…
房产八卦:普通商品房最…
我们中国成最大经济体需…
求测:2009年后半年运势
最新热门    
 
20世纪中国《文心雕龙》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时间:2009-8-8 16:54:43  来源:不详

   现代“龙学”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本世纪即将结束,21世纪即将来临。在这世纪交替之际,回顾一下近百年《文心雕龙》研究的状况,总结其成绩与不足,这对未来的“龙学”研究不无裨益。

                                              一

    1914-1949年为现代“龙学”的开创期。这一时期处于文本清理和资料积累的阶段,虽然产生了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和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两部不朽的著作,但总体研究水平尚低,大部分论著和文章都属于评介性质,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问题讨论。当然,这种情况也是草创时期所难免的。
    “龙学”界一般认为:1914年黄侃把《文心雕龙》作为一门学科搬上大学讲坛,标志着现代意义“龙学”的诞生;而他为授课撰写的讲义《文心雕龙札记》,则成为现代“龙学”研究的奠基作。《札记》从传统的校注、评点中超越出来,开创了把文字校勘、资料笺证和理论阐述三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给人以全新视野,“从而令学术思想界对《文心雕龙》之实用价值,研究角度,均作革命性之调整”(李曰刚《文心雕龙斠诠》)。全书重点落在三十一篇主旨的阐释上,因为黄氏学殖深厚,又颇具创作经验,故其主旨探求多有创获,对《文心雕龙》现代文学理论研究启迪尤甚,至今仍是《文心雕龙》研究的必备参考书。
    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是紧随黄侃《札记》而出的又一部“龙学”研究力作,被认为是《文心雕龙》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梁启超曾为之序云:“其征证详核,考据精审,于训诂义理,皆多所发明,荟萃通人之说而折衷之,使义无不明,句无不达,是非特嘉惠于今世学子,而实有大勋劳于舍人也,爰乐而为之序。”“范注”是《文心雕龙》注释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开始,它继承黄侃的三结合研究方法,在校注方面网罗古今,择善而从,上补清人黄叔琳、李详的疏漏,下启今人杨明照、王利器的精审,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此外,“范注”之被视为《文心雕龙》研究史上划时代之作,还得力于以下三点:一是“范注”开始重视释义研究,对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概念和理论术语作了较为清晰的阐释;二是“范注”仿裴松之《三国志注》和刘孝标《世说新语注》的体例,对刘勰所论作品“悉为抄入”,这不仅有利于对原文的理解,而且便于读者翻检;三是“范注”在《文心雕龙》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深刻见解,如关于《文心雕龙》写作方法受到释书影响的问题,关于《文心雕龙》结构体系的问题等,都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范注”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中外学者为之增补驳正者代不乏人,但是“范注”至今仍是最通行的《文心雕龙》读本,仍是“龙学”入门的阶石。
    《札记》和“范注”的相继问世不仅揭开了现代“龙学”的序幕,而且为现代“龙学”研究确立了一个高水准的起点,致使本期其它一些《文心雕龙》注释和研究著作显得黯然失色。例如:叶长青的《文心雕龙杂记》(1933)、庄适选注的《文心雕龙》(1934)、朱恕之的《文心雕龙研究》(1944)、杜天縻的《广注文心雕龙》(1947)等,在《文心雕龙》研究史上虽小有贡献,然均未产生什么影响。其中只有刘永济的《文心雕龙校释》(1948)颇具特色,解放后修订重版产生较大影响。
在现代“龙学”开创期的三十多年中,发表了《文心雕龙》的研究文章近百篇,其中有关校注的二十余篇,序跋评介和书后札记约三十篇,涉及理论研究的约四十篇。“总的看来,这些文章的基本特点是鲜有深入的专题研究,大多是一般性的概述泛论。虽有论通变、论史学、论隐秀等几个专题,也很少作理论上的探讨。”(牟世金《“龙学”七十年概观》)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文章值得重视,如杨鸿烈的《〈文心雕龙〉的研究》、吴熙的《刘勰研究》、刘节的《刘勰评传》、梁绳祎的《文学批评家刘彦和评传》、李仰南的《〈文心雕龙〉研究》杨明照的《梁书·刘传笺注》等。这些文章在高度赞扬刘勰和《文心雕龙》的同时,还涉及到刘勰身世的考证,《文心雕龙》一书的性质,《文心雕龙》与佛教的关系,刘勰的批评观等一系列问题,为后来深入的专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

    1950-1964年为现代“龙学”的发展期。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本期的“龙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校、注、释方面的力作相继出现,为普及而进行的今译工作初见成效,论文的数量、质量和视野都较前期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期《文心雕龙》校注、释义方面的重要著作有王利器的《文心雕龙新书》(1951)、杨明照的《文心雕龙校注》(1958)、刘永济的《文心雕龙校释》(1962)。《新书》为作者在北大讲授《文心雕龙》时写成,所谓“新书”,取法刘向,谓如先秦古籍一经刘向校勘,遂称之为“新书”。该书为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出版,国内很少流传,后经作者加工,改名为《文心雕龙校证》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方在“龙学”界广为流传。《校注》是在清人黄叔琳注和李详补注的基础上进行“校注拾遗”,全书先印《文心》原文,次附黄注和李氏补注,末以作者的校注拾遗殿后。该书贡献有三:一是首次完全地征录了李详补注全文,使广大读者在补注很难见到的情况下得以窥其全貌;二是补“范注”之罅漏,校字征典更精更细且多发前人所未发;三是附录“历代著录与品评”、“前人征引”、“群书袭用”、“序跋”、“版本”五个部分,以见《文心雕龙》在历史上的流传与影响并给研究者提供相当多的便利。《校释》初版时为适应教学需要,对《文心》篇次有所调整;新版则恢复原书篇次顺序,校字释义也有较大的增补。该书主要价值在释义方面,作者已不满足对本文的字句校勘和典故引证,而是在黄侃《札记》的基础上,沿着释义的路子向前拓进,力求阐明刘勰论文之大旨,发挥本文幽深之意蕴,使《文心》义理阐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牟世金说:“从1955年到1964年的十年间,出现了《文心雕龙》研究的全新面貌。杨明照的《文心雕龙校注》和刘永济的《文心雕龙校释》,是这十年内《文心雕龙》研究的重要收获。两书都是他们多年研究的硕果,在国内外都有深远的影响。”
    解放后,特别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文心雕龙》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和关注,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文心雕龙》的今译工作艰难地起步了。当时《文艺报》主编张光年同志率先开始了语体翻译的尝试,接着周振甫在《新闻业务》、赵仲邑在《作品》、刘禹昌在《长春》上,分别连载发表了《文心雕龙》部分篇目的翻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陆侃如、牟世金合译的《文心雕龙选择》(上下)和郭晋稀翻译的《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于1962-1963年相继问世,成为我国最早的《文心雕龙》译本。这两部普及性的译本,都采用直译方式,译文深入浅出,对当时读者学习《文心雕龙》有较大帮助。
    本期理论研究的专著只有陆侃如、牟世金《刘勰论创作》(1963)一部,而且其中译注还占了一半。但是单篇论文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十五年的时间里,共发表论文一百八十多篇,其中前十年约有三十篇,而后五年多达一百五十篇。这些论文大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文心雕龙》进行分析和研究,虽有生搬硬套的公式化痕迹,但在理论上确有不少新的突破。在对《文心雕龙》进行全面综合论述的文章中,刘绶松的《〈文心雕龙〉初探》和郭绍虞的《试论〈文心雕龙〉》值得重视。两文作者都试图在新观点和方法指导下,立足于现代文论,对《文心雕龙》的理论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尽管两文的行文特点和论证方法各有不同,但还是得出了不少相似的结论。例如,两文作者都认为刘勰是根据儒家进步的文艺思想来建立“接近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反对齐梁“内容上的颓废主义和形式上的唯美主义”,通过宗经复古以求通变革新,追求思想内容与形式技巧的辩证统一。
    这一时期的许多论文涉及到《文心雕龙》的专题研究,其中刘勰的思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骨和艺术构思等几个问题的研究比较突出。刘勰的思想是本期讨论的热点之一。关于刘勰的思想是儒家还是佛家、唯物还是唯心,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意见。吉谷《〈文心雕龙〉与刘勰的世界观》一文认为:刘勰的“指导思想是儒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张启成《谈刘勰〈文心雕龙〉的唯心主义本质》一文认为:“佛教思想是刘勰的主导思想。因此贯穿在《文心雕龙》中的一些主要观点也必然会受这主导思想所支配。”所以,《文心雕龙》的“基本核心却是唯心主义的”。除张启成主佛家思想外,大部分学者,如刘绶松、陆侃如、杨明照、王元化等,都主儒家思想;认为唯心的还有炳章、曹道衡等,但主唯物的仍属多数,如陆侃如,祖保泉、翁达藻等。其实,思想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宗教派别与思想属性、世界观与文学观之间都不能简单地划等号。所以,论者一般都不绝对地认为刘勰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就是完全的儒家或佛家。然而,受时代的影响,论者一般都有“唯物”倾向伟大、“唯心”接近渺小的思想意识。
    为配合当时文艺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研究,本期“龙学”研究中很多论者也对《文心雕龙》中涉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前面提到的刘绶松和郭绍虞两文都肯定《文心雕龙》接近于现实主义,后来陆侃如、牟世金又发表《刘勰有关现实主义的论点》一文,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文心雕龙》中的现实主义文学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