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美日印军演欲对中国“东…
佛教修行的六大纲领-六…
用易经对中国汉字的实践…
用易经对中国汉字的实践…
用易经对中国汉字的实践…
用易经对中国汉字的实践…
中国佛教外传第一站——…
大运河城市群及其对中国…
宗教与民族的互动: 藏…
全国首届“佛教英语培训…
最新热门    
 
佛教对中古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时间:2009-8-8 16:54:52  来源:不详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容颜。 (曹丕《燕歌行》之《别日何易会日难》,《魏诗》卷四,第394页) 不世之命,非所致思,有若披浮云而晒白日。 (曹植《又谢得入表》,《全三国文》卷一五,第1134页)

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死生自然理,消散何缤纷。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鸣鸠嬉庭树》,《魏诗》卷一○,第505页)

浮云含愁气,悲风坐自叹。 (傅玄《杂诗》,《晋诗》卷一,第576页)

如此大量地用“朝露”、“浮云”来比喻人生的短暂无序、飘忽不定和时节的荏苒易逝,使得这两个本来具有佛教鲜明特色的术语渐变为蕴含深长的文学审美意象。它们促进了中国文人对人自身价值的思索和反省,为汉末魏晋文学注入了一股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境界。可以说,人的觉醒肇始于汉末魏晋,与此时文人接受佛教的人生观、死亡观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这种死亡观反映在文学创作上时,文人们一面感慨、哀叹于世事的艰凶、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一面又希冀、祈求来生的福报和生命的延续。于是,在中国诗歌园地里,又滋生了一种集中表达生死主题的“临终诗”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孔融《临终诗》,《汉诗》卷七,第197页) 不惜一身死,惟此如循环。 (欧阳建《临终诗》,《晋诗》卷四,第647页)

四大起何因,聚散无穷已。既适一生中,又入一死理。冥心乘和畅,未觉有终始。如何箕山夫,奄焉处东市。旷此百年期,远同嵇叔子。命也归自天,委化任冥纪。 (苻朗《临终诗》,《晋诗》卷一四,第932页)

邂逅竟几时,修短非所愍。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下泯。送心正觉前,斯痛久已忍。唯愿乘来生,怨亲同心朕。 (谢灵运《临终诗》,《宋诗》卷三,第1186页)

祸福本无兆,性命归有极。必至定前期,谁能延一息。 (范晔《临终诗》,《宋诗》卷四,第1203页)

在这些“临终诗”里,文人们对个体生命的死亡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切事物的生成、灭亡皆依“四大”的因缘聚散,而这个“四大”是“聚散无穷已”的。因而,人的生与死,并不限于一时一世,而是“惟此如循环”的,此生的志向和抱负,虽不能实现,但却并不意味着追求的终结,所谓“死日生之年” 25 ,它完全可以在来世再生中施展。故东晋史学家袁宏说:“(佛教)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行善修道,以炼精神而不已,以至无为而得为佛也。……故王公大人,观死生报应之际,莫不矍然自失。” 26 可见,佛教的生死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震撼力何其大矣。

上述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中国文人的人生观、死亡观,还不能说全部都是直接来源于佛教的,其中有一些可能还潜在着中国道家、方士、神仙的某些思想,但是由于东晋以前的道家、道教在很多思想理论上都与佛教相混杂,所以,上述的文人思想观念,就整体而言,接受佛教的影响则是无可置疑的。佛教的人生观、死亡观把人生、生命视为空幻不实,看似消极厌世,但同时也蕴含着积极的意义,那就是,它把社会的苦难和人生的苦难有机地结合于一起,促使文人对人和一切生命的理智的思索和反省,由此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并给予当前社会所肯定和追求的价值取向以无情的否定,从另外的角度和层面给文人们展示了新的宇宙、社会、人生的意义。

注 释

*本文为“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佛教与汉魏六朝文学思想研究》(编号:04BZW008)”之阶段成果。

①由旬:古代印度的计量距离单位,1由旬约合40华里。

②1小劫约为1600万年,1中劫约为32亿年,1大劫约为128亿年。参见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页。

③据《俱舍论》,1刹那约等于0.013秒;据《摩诃僧 律》,1刹那约等于0.018秒;据《仁王经》,1刹那有900生灭;据《往生论注》,1刹那有101生灭。

④⑥ [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龙保、周振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页,第120页。

⑤唐般剌蜜帝译《楞严经》卷四:“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大正藏》第19卷,第122页下)

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⑦台静农《佛教故实与中国小说》,张曼涛主编《佛教与中国文学》,(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版。

⑧普慧《〈心经〉:一部微型的大乘空宗般若学》:“空,不是数学上的一无所有,等于零,而是不可用言语描绘、阐述或概念认识的非实体性东西,它是一个容纳时间空间的无形场所,是一种体现诸法联系的无质状态。”(《东方论坛》1997年第1期,第13页)

⑨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一七《四谛品》:“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大正藏》第2卷,第631页下)

⑩姚秦僧肇《肇论·涅 无名论》,《大正藏》第45卷,第158页上。

1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34—35页。

12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一〇,《大正藏》第2卷,第66页中。

13《四十二章经》:“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数日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饭食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之间。’佛言:‘善哉。子可谓为道者矣。’”(《大正藏》第17卷,第724页上)

14《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17卷,第724页上。

15《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17卷,第723页中。

16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经》:“(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者,即是涅槃界。”(《大正藏》第12卷,第220页下)

17[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63页。

18从五蕴聚散论来说,佛教是不承认有灵魂转世的。但它承认有一个决定因与果转换的内在因素,这就是“业”。业,是印度古老久远的宗教概念,具有一种强大无比的神秘力量,决定和促成生命的轮回去处。它与婆罗门教讲的灵魂不同的是,它肩负着强大的道德善恶的责任,具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和目的性,而灵魂则无道德可言。

1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5页。

20《梁书》卷五一《刘 传》,《二十五史》百衲本第2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94页乙。

2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63页。

2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332页。

23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6页。

24郭庆藩《庄子集释》,第733页。

25南齐王融《永明乐》十首之十:“西园抽蕙草,北沼掇芳莲。生逢永明乐,死日生之年。”(《齐诗》卷二,第1393页)

26东晋袁宏《后汉纪》卷一〇,《四库全书》第30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05页上。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