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陶渊明与鸟
三十年来陶渊明讨论和研…
似曾相识同归来--吴承恩…
论魏晋南北朝的文论之“…
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心理学…
谈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
论江州文学氛围对陶渊明…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
陶渊明诗歌的“自然”之…
真理在误认中前行——陶…
最新热门    
 
陶渊明在宋代被空前接受原因之探究

时间:2009-8-8 16:55:01  来源:不详
。心态上的契合使宋代不像唐代(唐代士子们大都急功近利,有贵族化心态)那样冷淡陶渊明,而是以愿与之为伍的心态亲近之。
    文学上,宋代在反对浮靡文风中也在走复古道路,其目光投向晋宋,甚至再前的“古诗”时代,认同其高古朴素、自由无为的艺术境界。与唐人的“好诗婉转如走丸”之追求不同,宋人重古诗的意象简朴。吕本中言:“大概学诗,须以三百篇、楚辞及汉魏间人诗为主,方见古人好处,自无齐梁间绮靡气味也。”[6](P572)张栻说:“古诗皆是道当时之时事,今人做诗都爱装点语言,只要斗好,却不思一语不实便是欺。”[7](P532)吕本中不喜齐梁绮靡气,但并没有以唐诗为学习样本,可见他也不喜唐诗之“婉转走丸”气;张喜欢像古诗那样直道其事。从宋人诗论和诗作上看,宋人对风华正茂之诗是卑视的,而这正是宋人有意识地对诗歌灿烂之唐代的超越。所以,苏轼等看重古诗的高风绝尘,欣赏陶诗的超然。陶诗的超然自然是迎合了宋代诗歌在复古中欲求超越唐代的意旨。总之,宋代的复古革新运动把文人墨客带到了陶渊明的近旁。

   三、思想感情

    汉魏以来,佛道思想广泛传播,对儒家思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土文化和印度文化的碰撞融合,推动了中国思想的演变。性命之理是中国古代思想界的老问题,佛道之学深入人心并蔓延,自然会使老问题生出新观点。虽然宋代学术界不时有排斥佛老的口号,但这并没有影响儒、释、道三教在宋代的交融。佛学的空寂、冥悟,道家的虚静、逍遥,与儒家的温柔敦厚、治心是极相亲近之说,正是基于这相近相通的层面,宋代出现了儒为主佛道次之的三教合一之学——理学。理学家出入佛道最后所要完成的就是营造一个与“天国”、“彼岸”相媲美的“入圣”境界,从而使儒学面目一新,并达到其“修己安人”的社会目的。理学的理想是欲求在安身立命中实现治世安人,这就重新树立了士子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务求理义的智慧化自觉、内敛的修身实践与为人师以匡世的统一。所以,宋代思想家特别强调“静”,主张“以静为本”,主张在“静”中体识万事万物之理,以求知道达机。在这种思想氛围下,文人士子的思考虽然多无意禅定,却在不自觉中进入了禅定式的思悟状态。陶渊明诗中有不少类似禅定状态的诗境,故颇得宋人的嘉许。施德操在《北窗炙四则》中有言:“陶渊明诗云:‘山色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时达摩未西来,渊明早会禅。”其他人还多以“此老悟道”、“知道之言”等语赞陶。苏轼还曾反驳杜甫“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之言,于《书渊明饮酒诗后》中说道:“《饮酒》诗云:‘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宝不过躯,躯化则宝亡矣。人言靖节不知道,吾不信也。”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言”的言行,堪称大彻大悟者之言举,故深得宋代坎坷之士的追慕。辛弃疾以陶渊明为自己归隐闲居之精神上的慰藉者,这在他的词作中多有表白,其《水调歌头》(赋傅岩叟悠然阁)下阕写道:“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重来楼上,一句端的与君期。都把轩窗写遍,更使儿童诵得,归去来兮辞。万卷有时用,植杖且耘耔。”思想境界的相慕相投,使他们跨越半个世纪的历史距离走到了一起。
    宋朝人之感情相对于唐人的,有进入“老”境之感。“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感叹、美人迟暮的悲伤是宋代文人士子的感情基调,偶尔的金戈铁马之声只是已经兴不起风浪的“老”之心态所产生的几个浪花而已。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伟大诗人虽早年豪健清雄,但后期多萧散简易。这种感情基调是与宋代用人尤其看重“老成持重”相一致的,据《国老谈苑》载,寇准“年三十,太宗欲大用,尚难其少,遂服地黄兼饵芦菔以反之,未几髭发皓白”,于是不久为相。这看起来简直是笑话,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宋代当朝者的心理年龄状态。所以宋人对人之老境多有论说,周必大于《跋王民瞻诗》中言:“人年八、九十,语必谆谆。”《容斋随笔》卷十四言:“士之处世……见纷华繁丽,当如老人抚节物。以上元、清明言之,方少年壮盛,昼夜出游,若恐不暇,灯收花暮,辄怅然移日不能忘;老人则不然,未尝置欣戚于胸中也。”两处引语流露的都是对“老”境的钟情和有意的倡导,由此可以看出宋人对“老”境的留恋和欣赏。“老”境的平淡素朴与陶渊明的平淡素朴是相同性质的感情状态,处于“老”境的宋人也就不难理解和接受陶渊明,也就不难识破陶诗真味了。黄庭坚跋陶渊明诗卷云,“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知决定无所用智”,[8](P99)便能窥见其境,而这恰是唐人做不到的。
     一个朝代对前人的接受是以该朝代思想感情上的特点为决定因素的,宋代思想上的禅定状态和感情上的进入“老”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陶的喜爱。

    四、诗歌审美

    宋代特喜欢陶诗是与其诗歌审美理想分不开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平淡美作为审美理想是自宋代开始的,并确立于成熟的理论自觉中。宋人的平淡诗观是与梅尧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梅尧臣《读邵不疑学士诗卷……》中的“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诗句是宋人平淡诗观的经典表述。诗以“古淡”为高是梅的主张,也是其他人标举的境界。欧阳修在《读张李二先生文赠石先生》中言:“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苏舜钦《赠释秘演》中有言:“不肯低心事雕凿,再欲淡泊趋杳冥。”王安石《冲卿席上得作字》也言:“古声无淫,真味存淡泊。”“古淡”在宋初成了复古主义思潮中的一种审美趋向。当时真正“古”而能“淡”的当是梅尧臣了,梅诗笔尚朴拙,意象清雅,立意平实,又多用五言,长于五古,相对于西昆体之七律的丽密致,相对于石延年等诗的慷慨任气和苏舜钦七言古诗的宏壮豪犷,都显出十足的平淡气质。宋人对梅评价道:“去浮靡之习,超然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先。”[9](P244)他的实践和主张使原来宽泛朦胧的美学主张有了一个真实有力的范本,平淡理论的探索因此有了明确的方向。
    继梅、欧等宋初诗人后,苏轼、黄庭坚把平淡诗美的探索推进到高度自觉的阶段。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代表了平淡诗美追求上的最高成就,但两个人的视野是有所分别的。苏侧重于从审美情感上把握平淡的韵味和风神,特别强调平淡中的“至味”、“奇趣”,因此,他高度评价司空图关于“韵外之致”的观念和实践。黄庭坚则侧重于从艺术的角度把握造于平淡的艰难历程,把平淡视作含纳大巧而又纯熟无迹的艺术境地。
    在宋代,平淡不是少数人的诗美理想,而是较普遍的审美倾向。宋初流行“白体”,该体以浅近的语言抒写闲适的情趣,李、李至等文人士子多操笔于此。宋真宗为改当朝“操笔之士,率以藻丽为胜”的风气,下令禁止属辞侈靡浮艳,并亲自“选其平淡者”八联为标准。真宗朝后期,盛度、晏殊等倡学韦应物,追求平淡之风。再后来还出现了以闲适为宗旨的“邵康节体”,可以看出,平淡是大宋王朝诗歌审美的主调,宋代文人士子多喜陶诗、论陶诗、学陶诗、和陶诗,也就成了自然之事。 ^在宋代首先打开陶渊明接受新局面的是梅尧臣。他是第一个倡导并学习陶诗的宋代诗人,而且第一次对陶诗平淡而深邃的美学价值有了明确的理性认识,并奉之为美的极致,从而开拓出超越唐人的陶渊明接受史。梅44岁前把陶诗作为师法的对象之一,只有一次用平淡论诗;44岁后大力学习陶诗,屡次以平淡论诗,而且将平淡与陶诗并论;50岁左右的梅尧臣提出“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的艺术主张,已超越了对陶诗的学习层面,而是身体力行之。梅44岁后力学陶诗,既与其祸不单行有关,也与知心朋友间的唱和有关。与梅尧臣有交往的晏殊、韩维等人也都推尊陶诗,他们之间以陶诗之风格相互欣赏推许。宋初对陶之接受新局面的打开,为苏轼全面而深入地接受陶诗奠定了基础。
    苏轼所谓平淡中之“至味”、“奇趣”,主要是萧散野逸之趣,因此苏轼的平淡诗观较之梅尧臣就更为直接地与陶渊明联系在一起。苏轼大量赞陶、和陶诗是写在戴罪出贬黄州之后,他曾在《与李公择书》中评自己贬窜之际的生活言:“仆行年五十,知作活大要是悭尔,而文以美名,谓之俭素。然吾辈为之,则不类俗人,真可谓淡而有味者。”苏轼面对人生困境冷静乐观,任真自适,与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言”是同样的风格,所以他在《书渊明东方有一士诗后》中自称:“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苏辙还在为苏轼所写《和陶诗引》中转述苏轼之语曰“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因此,苏轼追和陶诗109首,而且推渊明为千载独步之首位诗人。考诸宋代,甚至宋以后诸朝,与陶渊明风调相续者唯有苏轼。
    黄庭坚追求“萧然于绳墨之外”,无意为文而意已至的妙境,他论陶也取向于此。他在《题意可诗后》中说“至于渊明,则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于《论诗》中说“渊明直寄焉耳”,于《赠高子勉》中言“彭泽意在无弦”。因为陶之作品的浑然无法,黄庭坚所以尊陶学陶。这好像与宋代平淡的审美追求相偏离,其实,宋代在平淡上的审美,不只在意象上,还包括在诗法上。苏、黄后,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喜陶诗、和陶诗、论陶诗。大理学家朱熹也深爱陶诗,他曾论道:“作诗须从陶、柳门庭中来,乃佳。不如是,无以发萧散冲淡之趣,无由到古人佳处。”[10](P113)朱熹说出了宋人喜陶诗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萧散冲淡”的审美趣味使得宋人把陶诗奉之为圭臬。
     以上四个方面不可截然分开,而是交融在一起的,它们的合力促成了有宋一朝对陶渊明的空前喜爱、空前接受。这四个方面也是就大处言其原因,细枝末节之因没有论及。最后须补充的是,宋代对陶渊明的空前接受是以陶之诗文、陶之传记在唐代、宋代的广为传播为前提的,尤其是离不开宋代广泛流行的陶集抄本、刻本对陶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杜甫杜甫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何溪汶竹庄诗话·集部诗文评类·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子部杂家类·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葛立方韵语阳秋·集部诗文评类·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宛陵先生集·四部丛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10]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