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恋爱的生理基因源于八字
婚姻的生辰八字配
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的生克关系
易经的管理智慧――乾卦…
说说阴宅风水的生死论
阳台的生旺及化煞植物
暑假要注意的生活风水
赋予传统住宅风水新的生…
暑假须讲究的生活风水
最新热门    
 
蔡邕的生平创作与汉末文风的转变

时间:2009-8-8 16:55:11  来源:不详
十二碑毁。南行,《礼记》十五碑悉崩坏。东行,《论语》三碑,二碑毁。《礼记》碑上有谏议大夫马日 石单 、议郎蔡邕名。”又《宦者·吕强传》:“时宦者济阴丁肃、下邳徐衍、南阳郭耽、汝阳李巡、北海赵等五人称为清忠,皆在里巷,不争威权。巡以为诸博士试甲乙科,争第高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赂定兰台漆书经字,以合其私文者,乃白帝,与诸儒共刻五经文于石,于是诏蔡邕等正其文字。自后五经一定,争者用息。” ⑤ 马衡《从实验上窥见汉石经之一斑》:“此巨大之工作,起于熹平四年,讫于光和六年(《水经注》言光和六年,当有所据,疑是刻成之年载在碑文者),凡历九年而始告成。”据马衡先生考证,熹平石经收录凡五经,即《易》、《书》、《诗》、《礼》、《春秋》二传(《公羊》、《论语》)。具体为:《周易》,京房;《尚书》,欧阳;《诗经》,鲁诗;《仪礼》,大戴;《春秋》,公羊;《公羊》,严氏;《论语》,鲁论 ⑥ 。蔡邕很早就有续补《东观汉记·十志》的志向。《后汉书》本传:“邕前在东观,与卢植、韩说等撰补《后汉记》,会遭事流离,不及得成,因上书自陈,奏其所著《十意》,分别首目,连置章左。”《十意》,据李贤注:“《邕别传》曰:‘邕昔作《汉记·十意》,未及奏上,遭事流离,因上书自陈曰:……臣谨因临戎长霍圉封上。’有《律历意》第一,《礼意》第二,《乐意》第三,《郊祀意》第四,《天文意》第五,《车服意》第六”云云。《后汉书·律历志》李贤注引《上汉书十志疏》云:“臣邕被受陛下尤异大恩。初由宰府备数典城,以叔父故卫尉质时为尚书,召拜郎中,受诏诣东观著作,遂与群儒并拜议郎。沐浴恩泽,承答圣问,前后六年。”案蔡邕之被流放朔方,事在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七月至十一月间事,此后流亡在外,离开了东观。若以“前后六年”上推,其入东观事当在汉灵帝熹平元年(公元172年),这也就是蔡邕正式编纂《东观汉记·十意》的开始。而且据《后汉书·律历志》载光和二年灵帝敕书中“故议郎蔡邕共补续其志”来推测,《十意》是受命编纂的。《十意》,《隋书·经籍志》已不著录,知其早已亡佚。今天所见《律历意》、《礼意》、《乐意》、《郊祀意》、《天文意》、《车服意》佚文,可以和他的另一重要著作《独断》相互参照,是研究秦汉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献。 蔡邕的才华在音乐、书法乃至绘画方面更是有着过人的表现。《后汉书》本传记载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可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据《南齐书》卷二十六记载,此琴传至江左,在主衣库,皇帝敕五日一给殷仲雄。《世说新语·轻诋篇》注引伏滔《长笛赋叙》:“余同僚桓子野,有故长笛,传之耆老,云蔡邕之所制也。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之馆,以竹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音声独绝,历代传之,以至于今。”此外,亡命吴会期间,收集整理的《琴操》至今流传 ⑦ ,是汉魏六朝乐府诗研究的重要文献。

蔡邕擅长于书法绘画。熹平石经的题额就出于蔡邕之手。《魏书·江式传》:“太学立石碑,刊载五经,题书楷法,多是邕书也。”此外,他还创立了所谓八分体,精妙入神,唐宋典籍多有记载。宋代周越《古今书苑》记载蔡文姬的话说:“臣父造八分,割程隶八分取二分,割李篆二分取八分。”张怀   《书断》记载说:“后汉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仪容奇伟,笃孝。博学能画,又善音律,明天文术数灾变。卒见问,无不对。工书绝世,尤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今古。又创造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真异能之士也。……伯喈八分、飞白入神,大篆、小篆、隶书入妙。女琰甚贤明,亦工书。”根据启功先生的研究,所谓八分,实即后世真书的雏形 ⑧ 。

《太平御览》七百五十引孙畅之《述画》曰:“汉灵帝诏蔡邕图赤泉侯杨喜五世将相形像于省中,又诏邕为赞,仍令自书之。邕文、画、书,于时独擅,可谓备三美矣。”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将赵岐、刘裒,蔡邕、张衡等并列为汉代重要画家,可惜他们的真迹均已失传。

在蔡邕的全部文学创作活动中,其碑铭的创作无疑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也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被时人及后世视为一代大手笔。《文心雕龙·诔碑篇》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才锋所断,莫高蔡邕。观杨赐之碑,骨鲠训典;陈郭二文,词无择言;周胡众碑,莫非清允。”这里依次论及了蔡邕撰写的《太尉杨赐碑》、《陈太丘碑》、《郭有道碑》、《汝南周勰碑》、《太傅胡公碑》等,将其视为蔡邕碑文写作的代表。

《太尉杨赐碑》凡四篇,是蔡邕五十三岁时的作品。第一碑,严可均辑自旧本《蔡邕集》。后三碑,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蔡邕集》分别题为《汉太尉杨公碑》、《文烈侯杨公碑》、《司空文烈侯杨公碑》等,其内容大同小异。按《后汉书·杨震传》附杨赐传:“二年九月,复代张温为司空。其月薨。天子素服,三日不临朝,赐赠东园梓器   服,赐钱三百万,布五百匹。”据此,则四文并作于汉灵帝刘宏中平二年(公元185年)。《陈太丘碑》凡三篇,是蔡邕五十四岁的作品。其一见《文选》卷五十八,题曰《陈太丘碑文》,是应河南尹种拂之请而作。另一篇张溥题曰《文范先生陈仲弓碑》。第三篇作于中平五年。据《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中平四年,八十四卒于家。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而据碑文,陈   卒于中平三年,传作四年,误。据《傅子》记载,当时会丧者多达三万余人,场面之大,不难想见。《郭有道碑文》见《文选》卷五十八,题曰《郭有道碑文》,是蔡邕三十七岁的作品。文称:“先生讳泰,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二,以建宁二年正月乙亥卒。”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王利器《郑康成年谱》谓其卒于建宁四年。其根据就是建宁二年正月无“乙亥”日,四年正月十四日为乙亥。而各种《文选》版本所收蔡邕碑文均作建宁二年正月乙亥。乙亥,也许是乙卯或乙丑之误。《太傅胡公碑》凡三篇,是蔡邕四十岁时的作品。三篇文字略有不同。严可均并题作《太傅胡广碑》。据《后汉书·灵帝纪》记载:“熹平元年春 三月壬戌,太傅胡广薨。”可与三篇碑文相互参证。

我们知道,对于汉碑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考释开始于宋代。欧阳修《集古录》、洪适《隶释》、赵明诚《金石录》等发端起例,辑录辨析,清人王昶《金石萃编》、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等踵武前贤,集其大成。近世汉碑的发现,有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及高文《汉碑集释》等,将汉碑文献网罗殆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读过之后,我们发现汉碑大多有这样几个相近的特点:第一,叙事非常简略。第二,文字古朴乏彩。第三,格式大体定型。这种模式的形成自有其客观的原因。碑板上的文字,倘若洋洋洒洒,动辄千言,势必给镌刻者带来更大的难度。因此,碑文尚简自是题中之意。但是,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蔡邕生活的时代,以浮华相尚,以雕丽为文,已经成为文坛的主流。蔡邕的碑铭创作自然也不免染上浓重的时代色彩。譬如在行文中有意隶事用典,遣词造句注重对仗工整。刘勰所称赞的《太尉杨赐碑》和《郭有道碑》就是这样典雅工丽的典范之作。《太尉杨赐碑》的特点是“骨鲠训典”,即以《尚书》中的《尧典》和《伊训》为全文的骨干,显得典雅庄重,与简单的叙述传主生平事迹的传统碑文区别开来,具有了神圣典雅的风范。刘勰称颂陈、郭碑文“词无择言”,择言,即败言。《后汉书·郭泰传》:“蔡邕谓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所谓“无愧色”,我的理解,即在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实感,没有藻饰,没有矫情,更远离了虚伪。《后汉书·郭符许传》记载;“郭泰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竹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学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辆,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在蔡邕的心目中,郭泰就是这样的“神仙”,所以碑文盛称郭泰“孝友温恭,仁笃慈惠”。“器量弘深,姿读广大”。“砥节厉行,直道正辞”等。蔡邕认为这些评语气韵天成,恰到好处,故“无愧色”。胡广是蔡邕的老师,在《蔡邕集》中有好几篇碑文与胡广有关,先是为胡广的继母、胡广之子作碑文,极尽赞美之能事。胡广与左雄就察举事情上曾有很深的分歧。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胡广认为应该广开门路,不必有所限制。但是灵帝接受了左雄的建议,胡广为此左迁汝南太守。这段背景,蔡邕有意避而不谈,刘勰以为“清允”或指此而言。此外,《太尉桥玄碑》称赞桥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其拔贤如旋流,讨恶如霆击”。对仗工整,词采华丽,可以用刘勰的话来概括:“其叙事也该而要,其缀采也雅而泽;清词转而不穷,巧义出而卓立。察其为才,自然而至矣。”

蔡邕的铭赞,以三十七岁时所作的《黄钺铭》为代表。本文最早见于《北堂书钞》卷一百十五,题作《鼎铭》。文称:“孝桓之季年,鲜卑入塞杪,盗起匈奴左部,梁州叛羌逼迨兵诛,淫衍东移。高句丽嗣子百固(《后汉书·东夷列传》作“伯固”)谋逆并发,三垂骚然。为国忧念。西府表桥公昔在凉州,柔远能尔,不烦军师,而车师克定,及在上谷汉阳,连在营郡,膂力方刚,明集御众,征拜度辽将军”云云。其中有“   事三年,马不带镢,弓不受驱”之语,根据《后汉书·李陈庞陈桥列传》记载:“桓帝末,鲜卑、南匈奴及高句骊嗣子伯固并畔,为寇抄,四府举玄为度辽将军,假黄钺。玄至镇,休兵养士,然后督诸将守讨击胡虏及伯固等,皆破散退走。在职三年,边境安静。灵帝初,征入为河南尹,转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迁司空,转司徒。”《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延熹)九年夏,遂分骑数万人入缘边九郡,并杀掠吏人。于是复遣张奂击之,鲜卑乃出塞去。朝廷积患之而不能制,遂遣使持印绶封檀石槐为王,欲与和亲。檀石槐不肯受,而寇抄滋甚。”《后汉书·西羌传》:“永康元年,东羌岸尾等胁同种连寇三辅,中郎将张奂追,破斩之,事已具《奂传》。当煎羌寇武威,破羌将军段复破灭之,余悉降散。事已具《传》。灵帝建宁三年,烧当羌奉使贡献。”据此,西羌等叛乱时在永康元年,则桥玄之被授予度辽将军当在本年。碑称;“帝命将军,执兹黄钺;威灵振耀,如火之烈。公之莅止,群狄斯柔;齐斧罔设,介士斯休。”寥寥数语,剀切犀利,可谓义正辞严,所以《文心雕龙·铭箴》说“蔡邕铭思,独冠古今。桥公之钺,吐纳典谟”。案《尚书》中有《尧典》和《大禹谟》,刘勰认为蔡邕的铭文如同他的碑文一样,也出入于经典,义典而柔,文约而美,具有 博雅的特点。

蔡邕的诗歌、辞赋、散文创作,均有上乘之作。蔡邕第一次踏上仕途、失意而返时创作的《述行赋》可推为辞赋代表。《述行赋》序云:“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是时梁冀新诛,而徐璜、左   等五侯擅贵于其处。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璜以余能鼓琴,白朝廷,敕陈留太守发遣余。到偃师,病不前,得归。心愤此事,遂托所过,述而成赋。”序中记叙的背景,前边已经所有交待。由此,我们知道这篇作品实是有感而作。文中称:“贵宠扇以弥炽兮,佥守利而不戢。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驱而竞及。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这种描写,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鲁迅说,必须看了《述行赋》,才能明白蔡邕“并非单单的老学究,也是有血性的人,明白那时的情形,明白他确有取死之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