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七言诗
最新热门    
 
从铜镜铭文蠡测汉代诗学

时间:2009-8-8 16:55:18  来源:不详
“卫音趋数烦志”和“齐音敖辟乔志”,认为其弊在于滥情干扰了正面的“志”。而经过涵养工夫,删汰俗情和滥情之后,人心所呈现的即被肯定的“志”,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会内化为士人的一种理念,他们会超越现实的层面,即使身处逆境也此“志”不坠,戒惧涉乎“郑卫之音”和“桑间濮上之音”,如《文心雕龙·明诗》说:“诗者,持也,持人性情。三百之篇,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此出自《诗纬含神雾》说:“诗者,持也,以手维持,则承负之义,谓以手承下而抱负之。”又说:“在于敦厚之教,自持其心,讽刺之道,可以扶持邦家者也。”诗以实用为指归,而且对于抒情作理性的疏导,诗人须承负起国家的责任,这表现为典型的经学人格,在后人以文学的眼光看来,则有所谓“不近人情”之嫌。贾谊《新书》卷第六《容经》说:“志有四兴:朝廷之志,渊然清以严;祭祀之志,谕然思以和;军旅之志,怫然愠然精以厉;丧纪之志,漻然氵愁然忧以湫。四志形中,四色发外,维如□□□□□□。志色之经。”作为“古者圣王”美德的象征,贾谊仍然强调其“鸣玉以行”,“固精”层面的深意具有画龙点睛的意味 34 。人一旦提升为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君子,其“志”所代表的人格就全关乎经国之大业,其心理的闸门就阻隔了人心对七情六欲的下滑,而这正是汉代士人抒发一己私情的诗歌欠发达的原因之所在,汉代文学的此种特征,其实在上述提及的镜铭里就早已铸定了。

等到经学彻底式微的南朝齐梁时代,汉代文学中“言志”与“缘情”观的角力完全翻转过来,这要等到唐初经学重新受到重视之时,其史学家们异口同声地挞伐齐梁文学之“淫靡”,然而“言志”派再也不可能统治“缘情”派了,以后文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两者的合流,就如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倡导文学走“不雅不俗”之路,此乃大势之所趋。

三 余  论

固精意识使抒情与许多层面的问题相联系,必然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抒情就不能成为一种率性的私人化行为。固精意识虽然与遥远的民间传统存在着渊源关系,但是它与经学相结合后,在士人阶层所产生的影响无疑是极为深刻的。所以对于汉代诗学要分精英与民间两个层次来加以考察,虽然精英与民间并不完全对应于雅乐和俗乐的概念,然民间音乐与诗歌应归属于俗乐,这是毋庸置疑的。雅乐与俗乐并置,这是社会中人不同心理层次需求的反映,任何时代大致都不会例外。然而社会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两汉是经学的时代,经学思想左右着社会意识形态,战国末年荀子就提倡“化性起伪”,故而当时的雅乐必然对俗乐产生排挤作用,譬如帝王也必须掩饰自己对于俗乐的喜好,就很能够说明问题。

刘跃进先生《贾谊〈诗〉学寻踪》一文 35,通过精密的材料排比考辨,证明贾谊说《诗》以“雅”和“颂”为主,其《诗》学继承了春秋官学中“以诗为教”的传统。贾谊学术重精气说,他借助《诗》来阐发政治观点时,侧重在“雅”、“颂”,此对于理解汉代诗学具有启发意义。但是按钟嵘《诗品》为五言诗诗人溯源流,其中《国风》和《楚辞》几乎是所有诗人的源头,源出《小雅》者仅有阮籍一人。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三之一说:“《三百篇》始,流而为汉魏。《国风》流而为汉《十九首》、苏李、魏三祖、七子之五言……胡元瑞云:‘《国风》、雅、颂,并列圣经。第风人所赋,所本室家、行旅、悲欢、聚散、感叹、忆赠之词,故其遗响,后世独传……’” 36 这只是客观的叙述,但是可以看到《诗经》之下,整个两汉四百多年的时间内,《国风》的传统几乎是断裂了,一直要等到汉末《古诗十九首》出现,《国风》一系才算重续血脉。胡应麟指出风人作品的题材,大致抒发一己的感受,偏于感伤与凄惘,《诗源辩体》卷三之六四说:“张衡字平子。四言《怨篇》,得风人之致。”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所论张衡《四愁诗》“其章法实本风人,句法率由骚体”。这与沈约的评价是基本一致的,张衡在汉代诗坛具有复兴风骚之功,但在当时则属于异类,此充分说明,风骚断流,在汉代绝非偶然现象,若究其深层次原因,必须看到汉代经学是排斥私情的感伤和凄惘的,而“固精”要义则在其间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代有一代的抒情文学作品,虽或由士林操觚,或隐在民间,总之情感的抒发属于人性的必然,作为文学作品总有精致或粗糙的差异,也有传与不传的区别,有些留存下来了,有的则湮没了,不能因为湮没而否定其曾经存在。按《史记·项羽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楚汉春秋》说:“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假如此诗确实是可信的,这说明五言诗之起,至晚在楚汉战争期间就已经存在了。按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说:“五言……于俳谐倡乐多用之。”具有不够雅正的诗体特点;钟嵘《诗品序》说五言诗“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便于表达世人情感的五言诗未能在汉代流行,主要是受制于固精意识所牵涉的众多层面的因素。其实《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赵王友歌颇具楚歌风味;《史记·河渠书》记载武帝作歌曰“瓠子决兮将奈何”云云,极具气概,其《秋风辞》说:“欢乐极兮哀情多。”作为帝王,汉武帝不受束缚,其抒情可视作汉诗的翘楚。《汉书·王褒传》载汉宣帝说:“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辟如女工有绮縠,音乐有郑卫,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说耳目……”可见汉代世俗娱乐性抒情性文艺曾经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按《汉书·礼乐志》说至汉武帝时“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为造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汉武帝时代,《齐房》曰:“玄气之精,回复此都。” 37 《五神》说:“璧玉精,垂华光。”据此可以体察到,朝廷立乐府,民间乐府作品因此遭到主流社会或精英阶层的改造或扭曲,有时借助乐府的外壳,实质上充当了润饰鸿业歌功颂德的角色。《汉志》之“右歌诗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四篇”,都以地域划分。能够为当时史家所注目,则应该是比较出色的作品,然而它们仅仅代表了西汉歌诗创作的一个侧面。班固根据刘歆《七略》之《诗赋略》,他最后总结之词突出了赋的实绩和地位,关于乐府歌谣仅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具有地域特色的“讴”和“风”,其产生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钱志熙先生《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之五“汉代社会的‘浮世绘’”一章,指出汉乐府题材十分丰富,“形成了爱情、家庭、风俗、说教、求仙、忧生、动物寓言、政治与战争等多种题材领域” 38 ,其概括十分恰当。乐府来源于民间,涉及社会生活的原生态,充满了现实生活中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其情绪或亢奋悲壮,或缠绵哀伤,忧生伤世,流露出不可抑制的心声,触及庸常的人生情愫,它们并不谨守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尺度,然在经学家居高临下的观照中,亦仅具“可以观风俗”的价值,然而这样的文学创作,却和儒家诗教尤其是“固精”说存在着抵牾,汉代士人对此一般持轻视的态度,自然和此种文体保持距离,他们不愿在文学中直面生活百态,习惯于超越实际生活之困顿和冲突,在人格修炼、经学探讨与历史反思中,安顿身心,因此其所谓“究天人之际”的“人”的一端,实际上被泛政治化了,人应对自然和社会的天然情感变化遭到忽视,譬如读《毛诗》的各首小序,就能对此有所理解,一般反映人生百味的诗歌,动辄被解释为政治教义,说《诗》的方式是跨越具体的世俗人生,直抵其政治理念与道德境界,以总结出泛政治化的微言大义,以“美”、“刺”解《诗》,以“志”说“情”,总之是以政治实用的观点,来掩盖文学的情感性特点,则与《诗》作者的“感于哀乐”存在着距离,故乐府诗作品,出自汉代士人者实属罕见。按《易纬是类谋·补遗》有曰:“春霜杀草者,世无正道,国君为奸,不救,礼乐乱,人伦反常,诗妖播于四方,兵铁飞扬。”如何看待昏乱时世中的诗歌作品诸如民间乐府诗?以经生的视角来看,此种现象只是乱象之一端,称之为“诗妖”,它所反映的人民呼声的合理性,则是其次的问题,至于其艺术或审美的价值,则更不在其考虑之中,因此,抒情诗在当时显然缺乏生存的土壤。

注 释

①李学勤《四海寻珍》,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载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汉代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版。

③《北京大葆台汉墓》所发掘出铜镜镜铭也有相同铭文。

④精白镜出土较多,故多种铜镜资料汇编文献中都有著录。

⑤雷从云《楚式镜的类型与分期》,《江汉考古》1982年第2期。

⑥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⑦按照东汉班固《离骚序》的记述,《史记·屈原列传》自“《国风》好色而不淫”以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此节文字本出自刘安的《离骚传》。

⑧陕西临潼博物馆征集西汉中叶铜镜,见《文物》1982年第9期。

⑨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11齐鲁书社1999年版。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12转引自郭沂《孔子集语校补》卷六《主德》,清孙星衍等辑,按此言未必出自孔子之口。

13此文刊于《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二辑);另李学勤《郭店楚简与儒家经籍》一文,也论及此种现象,同刊载于《郭店楚简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2000年版。

15参见裘锡圭先生《稷下道家精气说的研究》,此文深入探讨了古人玉崇拜与精气养生思想之间的关系,刊于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6参考汤炳正《屈赋新探》之《草“宪”发微》,汤氏对于屈原《惜往日》所说“独障壅而蔽隐兮,使贞臣为无由”有专门论述。齐鲁书社1984年版,第187页。

17高大伦《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巴蜀书社1995年版。

18王利器《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

19《毛诗正义》,见《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0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21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90年版。

22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

23按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研究》(载《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的分析,此文献颇具法家色彩。

24引自余明光《〈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岳麓书社1993年版。

25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关于《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成书年代,至今尚无定论,但是其说应保存了较早的《老》学思想。今有王卡点校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

26向宗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91年版。

27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逸周书汇校集注》,黄怀信等撰,李学勤审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9收录于《四库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