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慎言神木出现“公众道德…
以道德代替法律的封建残…
基督教爱的伦理及其对道…
区道德模范宣讲报告会上…
老子《道德经》本质上是…
试论老子《道德经》思想…
水泊梁山:农民理想的构…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刍议
《庄子》道德篇初探
“迷惘”时代的道德两难
最新热门    
 
《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

时间:2009-8-8 16:55:25  来源:不详
人格,这种人的心中只有自己,他人是缺席的。这显然不同于自知和自爱,在后者中,自己和他人同时呈现出来。

  因此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引出无为的另一半——自然。它们是相伴而生的观念。无为和自然可以互相定义,但他们的主语刚好相反。无为是对君主的要求,自然则是在君主无为的前提之下百姓所获得的生存状态。君主无为,百姓才能自然。请看《道德经》的五十七章: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正是一个极好的说明无为和自然关系的例子,也有助于理解自然的意义。无为的是圣人,自然的是民。如学者们早就强调的,自然的意思和我们现在所谓自然界无关,它指的是一种排除了外力干扰之后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因此所谓的自化、自正、自富、自朴都是自然的体现。理想的统治者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而是充分地考虑并尊重百姓的想法。如四十九章所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无为的圣人是不该先设一个私心,然后又设法把这个私心变成公心的,百姓的心就是他的心。进一步来看,百姓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心,因此,以百姓心为心并不是真的用百姓心来替代自己的私人之心,而是彻底的无心。老子有时候也称之为“虚”、“无欲”等。只有如此,百姓的自然自主才会成为可能。

  这就是所谓的“道法自然”。对这句著名的话,今人有很多误解。其实它的本义很明确,说的就是道并不主宰万物,而是效法其自然。王弼的解释是“在方则法方,在圆则法圆”。它的中间省略了“自然”的主语——万物,因此孤立地看意义也许有些含糊,但如果联系《老子》其他章节的话,就很清楚。譬如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很显然是在道和万物关系语境下的讨论,道虽然生养了万物,但对于万物却不发号施令而是顺其自然的。六十四章中,更明确地提到“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依照老子的设想,在上的统治者收敛他的权力欲,在下的百姓可以尽可能发挥其自主性,如此的话,统治者的无为就可以换来百姓的自为,“无为而无不为”的局面也就形成了。

  天道的敬畏

  天道,一个是天道,一个是人心,这是中国人生活的两个根据。老子中得道的圣人仍然是“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般的戒慎恐惧。不要太相信自己已经发现和掌握了真理,不必太独断和专制。虚心一点总是好的。

  中国人一直到现在还喜欢讲的一句话就是“天理良心”。这句话之所以深入人心,看来是说出了对生活来说很本质的东西。实际上,“天理良心”包含了我们最重视的两个维度:一个是天道,一个是人心。这是中国人生活的两个根据。先秦时期,儒家对人心比较关注,力图从中发掘道德价值和秩序的根源。道家则对天道非常看重,将它视为行事的依据。

  《道德经》留给人们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在讲人间事务的时候,喜欢援引天道或者道作为最终的支持。柔弱是因为天道,不争是因为天道,不仁、无为等都是由于天道。我们经常可以在这部经典中发现类似形式的句子: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种形式的句子当然不仅是句法问题,它体现的乃是对于道和天道的敬畏。这种敬畏的理由,首先是道相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这个世界的优先性。在老子看来,道是这个世界的总根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个混成之物就是道。经过了一定的演化,万物从中产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仅凭此点,敬畏就有了足够的理由。但更重要的,还是道本身所显示出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玄德”。正是这种玄德,让道可以成为人们生活的指引者,也把道和天地万物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这种玄德,可以赢得万物的心。

  道的本意是路,引申而具有法则的意义。天道也就是天的法则,人道就是人生应该遵循的法则。人道应是本于天道的,这是老子的态度。其实这个态度并不算新,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很多人都从天道出发考虑人道的问题。譬如把“礼”看作是本于天的,认为礼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有十日,所以人该有十等。但这种说法多具有比附的性质,具体而杂乱,而且有时候还没有从有意志的天道观中摆脱出来。老子则不同,他关心的只是根本的天道,他致力于发掘的是法则性的东西,诸如无为或者法自然,这种法则同时可以成为人道的依据。这就使《道德经》的天道观和此前的天道理论区别了开来,同时也把自己和孔子区别了开来。就孔子来说,我们没有发现他正面涉及过天道的观念,学生的说法是“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但孔子常常谈起天命,并且认为是君子所最该敬畏者。天命和天道的差别是明显的,天命更多的指向某种消极的限制,天道则是积极的秩序的根源。

  大家可以发现,我对于道和天道并没有刻意区分,采取的是一种混为一谈的态度。至少在法则的意义上,天道和道在老子的叙述中基本没什么区别。因此它们的差别被我忽略了。对天道的敬畏包含着多方面的思考,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是对人的有限性的揭示。在天和人的关系中,道家始终是大天而小人的。我们都熟悉荀子曾经批评庄子是“蔽于天而不知人”,老子其实也有着这种倾向,著名者如二十五章说: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域中的四大是指道、天、地和人(王)。表面上看来是给予了人(王)很高的地位,但仔细看来,却是对人的贬抑。人间的秩序并不是来自于自己,而是天或者道。这是一个明确的宣示,人不应该把自己看的太高。天地比人大,道比人更大。因此,在天道和道面前,保持谦卑和敬畏的姿态是必要的。重要的不在于自我的放大,而是虚心静气地倾听天道的声音。

  根据中国人对于世界结构的理解,人是处于天地之间的存在。《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刘康公所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最典型的表达了这一点。人在天地之中生存,这是命运。从这引申开去,天地就不是和人无关的存在。一方面,人本身就是天地的产物,《管子》所说“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是被普遍接受的一个观念,因此有“以天为父,以地为母”的说法。另一方面,人的生存过程也和天地密不可分。《周易》在解释卦象结构的时候提出了三才说,认为一卦六爻可以分成三部分,每两爻为一组,从下往上,分别代表着地、人和天。而贯穿在三才中间的其实是一个道理,在天为阴阳,在地为柔刚,在人为仁义。“王”字的写法,在汉儒的解释中,就形象地代表着这个观念。三横画代表着天地人三才,一竖则象征着贯三为一。王就该是这样的人,让我们想起《周易》中的大人。《文言传》说: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鬼神乎,而况人乎!”

  这当然是一种积极而乐观的生存感觉,人与天地并立为三,并且可以完全会通为一。《中庸》也曾经提到人如果能够尽己之性尽物之性的话,就可以与天地参。但老子很难产生这种伟大的感觉,在他那里,人和天地以及道不可能处在同样的层次上。人永远会是抬着头看着天空,也许他始终处在那种“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的尴尬境遇里,战战兢兢的生活着。老子中得道的圣人似乎也没有那么洒脱和快乐,仍然是“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般的戒慎恐惧。

  老子并不相信所谓人的智慧。“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因此重要的不是“明民”,而是“愚之”。但这不意味着君主自己可以耍小聪明,同样要不得。七十一章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译文: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这是最好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缺点。有道的人没有缺点,是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这是一种自觉而深刻的谦卑。不知道所谓智慧的害处,会祸患无穷。因此不必去相信那些智者的“前识”,时刻警惕着,也许才可以免于过失吧。《道德经》一直提醒人们不要太自信和乐观。不要太相信自己已经发现和掌握了真理,不必太独断和专制。虚心一点总是好的。

  如果做个总结的话,我想把话题转到心灵上来。一部经典读到最后,我们看到的就不该是一堆文字,而是一个心灵。读《论语》应该读出孔子的心灵,读《道德经》应该读出老子的心灵。孔子的心灵是热的,老子的是冷的。孔子的心灵是实的,老子的是虚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是《道德经》给我们的建议。一个被充满的心灵是喧闹的,甚至麻木。在虚静中,心灵才可以动起来,才可以发现这个世界的法则,发现真实的自己,也发现真实的他人。因此我们看老子对世界的描绘就有些清冷和虚静,作为世界开端的道是“独立而不改”的,从中分明可以看出透着寂寞和孤独。当这个世界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中时,我们可以读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随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紧密和温情脉脉,互相之间少了些关心,却多了些自在。这正是老子智慧的精髓所在。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