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教你从“醉相”看男人
从“来龙去脉”谈风水对…
清末国人科学观的演化:…
“诗无隐志”章与荀学 …
谈上博楚简的从“今”从…
郭店简从“ ”之字考释
从“义生文外”到“情在…
简论“诗亡”与“《春秋…
三论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
略论“永嘉四灵”诗歌积…
最新热门    
 
从“诗正而葩”说起

时间:2009-8-8 16:55:44  来源:不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采薇》中“采薇采微,薇亦作止”“采薇采微,薇亦柔止”“采薇采微,薇亦刚止”一表示处于野外;二暗示着士卒生活艰苦,以薇菜充饥;三说明战士服役时间很长,烘托出征人厌战思乡的情绪。这些显然都是诗歌的起兴。

   《关雎》、《桃夭》、《邶风·匏有苦叶》、《王风·兔爱》与《小雅·伐木》、《节南山》等篇是借物以起兴,隐约中兼略暗示点出后面的诗意的,当属“兴而比也”之作,这是因为兴句中含有比喻的意义,合称为“比兴”。但总的来说“比”比较明显,具有单义性,“兴”比较含蓄,具有多义性;《鄘风·柏舟》、《王风·扬之水》、《魏风·葛屡》、《陈风·车门之池》与《小雅·湛露》、《鸿雁》等篇,只借物以起兴,和后面的诗意是不相关的,当属于“兴也”之作。兴句与正文并没有什么联系,解诗时不宜勉强牵会。

    对于《诗经》中的赋、比、兴,谢榛在《四溟诗话》卷二中曾作过统计“予尝考之《三百篇》:赋,七百二十;兴,三百七十;比,一百一十。”

    综上述,可见赋、比、兴这些艺术手法,不仅为历代大家所重视直至今天,这些艺术手法仍广泛地被人们加以运用,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的比兴材料都是古代劳动人民从现实生活中,从他们所熟悉的事物里撷取来的。我国古代人民栉风沐雨耕耘渔猎,穷年累月地劳动、斗争、生息在祖国这块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他们是世界的创造者,生活的主人,又是被剥削者、被压迫者,他们对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体认得最真切。因此,古代劳动人民能在深刻感受、体验、认识现实生活和各类事物特征的基础上,从生活中摄取到无比丰富的形象,经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丽就”(鲁迅《(出关)的“关”》),创作出充满比兴意味的诗歌艺术,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此同时,优美的比兴的产生,也是和古代劳动人民丰富发达的艺术想象能力分不开的。因为比兴不外是托物言志和触景生情,这都要依靠生动活泼的想象或左右逢源的联想,才能寻绎出此一事物和彼一事物之间相似的特征,建立不同事物两点之间的基本联系,从而使风花雪月,山川草木,鸟兽鱼虫都活跃在诗人的感情世界里,成为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寄托着诗人各种细微复杂的情愫。 

赋、比、兴手法的使用不全是单一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根据诗歌内容表达的需要同时交错、有机编织在一篇作品里。自从人类有了文艺创作,就有了艺术的形象思维,赋、比、兴的手法,实际上就是艺术的形象思维的具体方法。别林斯基指出:“诗人用形象来思考,他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以自己诗歌创作的实践回答了这个理论问题。他们在三百篇中确立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代作家刻意学习的传统技巧。赋的手法,逐渐发展形成了“汉赋”这种文体。《诗经》中不少优秀作品运用比兴手法来表现诗人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态度,后代许多进步诗人争相效法,而比兴作为诗歌刨作的具体表现手法,更为历代诗作者沿用至今,历久不衰。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作品进一步发展了比兴寄托的手法。他笔下的香草美人、良禽恶鸟,无不在美或丑的形象中体现了诗人对现代事物爱憎鲜明的态度,同时又突破了《诗经》中单一的比兴形象,而构成了复杂变化的形象体系。屈原以后比兴寄托就更成为历代富有正义感的诗人所坚持的一种优良传统。唐代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就曾标榜三百篇中的比兴来批判六朝时期的形式主义的诗风,他指出:“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棠棣之华’,感华以讽兄弟也,‘采采芣苢’。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与元九书》) 白居易强调比兴的运用,应当像《诗经》那样反映现实生活,针砭时弊,融会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因此在后代进步诗人那里,比兴的意义远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表现手法,而是被看作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战斗传统受到极大的关注,它在我国的文学创作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