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民间文学学科向何处去?
学科级别:左右学术命运…
钟敬文民俗学学科构想述…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
【施爱东】学术共同体的…
强化学习意识争做栋梁之…
关于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论中国传统叙事中时间意…
论孟子的认同意识及其在…
最新热门    
 
学科意识与体系建构的学术效应——关于古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学科的一个反思

时间:2009-8-8 16:55:51  来源:不详
史丛书”而论,一揽子就推出几十种分类通史,可见当时对这一模式的热衷程度。实际上,这些通史基本上都只是一种简要的轮廓描述,里面的细节大多未经深入的个案研究,也就是说,在未有具体研究的情况下,便在印象的基础上先有了总体体系。不可否认这段时期也有一些深入的个案研究式的探索,但通史的编写却往往替代、掩盖,甚至抹煞了具体认真的学问方式,尤其是编写通史比之于个案研究更具规模效应,能迅速成为一时的“大家”、“名家”,当然给学人确定了一个颇富诱惑力的目标。这种模式一直影响至今,并给后来的研究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客观而言,一个人的学力以及从事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不可能保证他在有生之年对批评史所有环节、所有问题都有深入的研究,所以在包括批评史在内的各种通史撰写中,书写者是无法做到对所叙写的内容都有自己独到的研究心得的。由于不可能一一去阅读原始典籍,并且发掘出其中未被注意的问题,而导致大量的原始材料被搁置一边,更谈不上对各种批评现象的原始情境加以认知,以及进行有效的富于原创性的研究。可以说在通史的书写中,这种情况都有局部性的存在。虽然不能穷究所有材料,不能吃透所有问题,但作为论定一个人是否为该学科的权威的一部通史著作还是要写的,且写的越早越好,那么除了自己研究有素的部分而外,余者就只能停留在事实表面,无法通过综合更多的史料对之作新的判断,因此很难发掘出新鲜的观点及作出有价值的考证。在这种所谓通史模式的影响下,批评史研究的道路便只能越走越窄。

以上所言,在于说明对古代文论研究的反思应该回到学科史中去总结得失,而追求学科的自足性和体系化对古代文论研究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学术效应。由于本文的话题重在反思,所以仅仅谈了负面效应,未言及者并非不予认可。确实,从传统的诗文评到现代学术格局的古代文论或曰批评史研究,这中间有一个根本性的研究范式的转换,而对于这一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思想、知识和方法等的增减情况,正是我们今天反思的重点所在。事实上前辈学者在提出问题,或划出研究范围时,与他本人的知识储备、学术兴趣以及当时的社会需求、文化语境有直接的联系。如果我们不反思这种情况,以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就是本学科的基本话题,就无形中将自己的研究视野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中,以至于整个学科的发展都受到极大的局限。我们现在要想深化古代文论的研究,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回到古代文论话语产生的文化历史语境之中,看看它们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要尽可能地直接面对古代文论话语资源,重新选择与评价。这就需要在研究过程中有一个“除幻”或“去蔽”的环节。也就是将笼罩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剔除掉。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的或者是政治无意识的幻象。研究者在时代主流话语的影响下去选择研究对象并往往可能给出与事实有所出入的评价。例如80年代“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提法在文学研究领域居于主导地位,这本质上是一种启蒙精神的产物,在当时有着远远超出学科范围的意义。在这种观念的直接影响下,研究也空前地高扬了古代文论中那些重形式技巧和审美特征的话语资源,而对注重美刺教化的观点予以轻视。实际上,强调诗文的社会价值功能正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特点所在,是不能够否定的事实。二是个人好恶与眼光的独特性而导致的幻象。我们的研究往往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研究谁谁就了不得,过分夸大研究对象的价值,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有眼光,研究有意义,这也会对后来的研究者形成误导。所以只有冷静地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反思,并对自己进行反思,追问我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有兴趣,何以会如此评价等等,然后切切实实地直接面对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使古代文论的研究不断深入下去。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