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跟着“大鳄”走
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
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
“大学之道”——《大学…
上博《诗论》“大敛材”…
“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
“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
两类不同性质的“大国崛…
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
“文学”与“大东亚战争…
最新热门    
 
“大闹天宫”非吴承恩创作考--《西游记》成书过程新探之一

时间:2009-8-8 16:56:01  来源:不详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须臾回去水洞边。”(《释厄传》163页)世本除修改错字和将位置上移外,均同朱本,仅最后一句做“霎时疾返旧途程。”为何有此不同,原来朱本下则紧接即“却说行者离了唐僧,回到水帘洞口”,诗与文是衔接的。世本从悟空到东海再回花果山消灭猎户,中间竟多了两千多字六首诗,而六首诗中有三首是从《封神演义》中搬来的(详情另文专析),并且这段文字开头悟空说:“我不走此路者已五百年矣”,从情节上讲是错的,悟空早到东海龙王处吃过茶,岂能健忘若此?由此观之,朱本不会因世本本段有抄袭有错误而动手删节“改误”吧?何况设若世本在前朱本照抄也能连接,怎会修改最后一句结果反而失了韵呢?相反朱本在前则世本必须修改,否则中间文字就无法安插。因此我们断定是世本修改朱本回后诗,以与自己增添的大段文字谐调。 
    

四、世本发展了朱本原有简陋情节
  朱本原有情节除“闹天宫”与“唐僧出世”外,基本上可说是简陋的,这是它始终不能引起研究者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简陋恰恰说明了它正处在西游故事发展之中,而不是已经集西游故事之大成的世本问世之后的删节本。如朱本的“稀屎洞”就是污秽坑土,不是腐败柿子化成的。倘若朱本删自世本,直接采用“稀柿洞”,而不采用“稀屎洞”(世本做“俗呼”处理)的说法,岂不更符合删节常规吗?实质上,“稀屎洞”在《朴通事谚解》中作“薄屎洞”,也就是朱本更接近评话《西游记》中的相沿说法。再从朱本它处简拙看,它所依据的也应是尚属毛胚的本子:荆棘山有六老二女子,六老包括杏仙郎,而不是世本中善赋的女性杏仙;南山大王要捉唐僧,却捉着假变唐僧的行者,与现在情节正好相反;牛魔王的家里人没名没姓,他与孙悟空也并未结拜;陷空洞中鼠精供奉的是李达天王,而不是李靖,与闹天宫部分矛盾……凡此种种都不是删节二字所能说明,相反说明朱本尚处于西游故事草创未及完善阶段。倘若删节,杏仙郎做杏仙娘,李达做李靖不就可以了吗?何必做出另有依据别开生面的样子呢?
  从另一方面看,世本独自发展出的情节,多与全书内在联系有关:添出了悟空结拜七兄弟,后来遂有悟空与红孩儿牛魔王论亲;增出唐僧西行前交待“但看那枝头向东我即回来”一句,后文便有“松树一棵棵头俱向东”的呼应……这些显然都是作者精心添补增加的,而不是“删节”时注意删掉前后相关部分的结果。
  最后,还有一个证明朱本早于世本问世的有力证据,即《西游记》与《封神演义》的关系问题。据笔者考证,《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中共有相同诗赞44首,其中可以证明为封神沿袭西游的共8首,均抄自《西游释厄传》;而世本又沿袭了封神中的诗赞达36首之多。这是只有刊印时间先后有差才能造成的特殊文学现象,它既是朱本绝对早于世本问世的明证,同时也生动展现出百回本《西游记》创作时的艰巨性复杂性,笔者将另以专文介绍探讨。
  总括以上各方面诸多证据,加上上节主证的指引,笔者以为我们应该为朱本世本关系下一新的结论,世本并非是完全由吴承恩个人创作完成的,它继承利用修改了朱鼎臣编辑的《西游释厄传》的许多情节文字,特别是在“大闹天宫”部分,几乎达到了“声音笑貌全同”的程度,没有多少吴承恩自己的独立创作可言。因之我们应该在新的版本考察基础上,重新探讨“大闹天宫”的思想意义,分别对朱鼎臣与吴承恩的创作功绩,做出实事求是的评判。
    

朱吴异同意义浅说
  考证是一切意义研究的基础,没有确切的文本研究,则所有抽象的推论都流于空淡,只是空中楼阁。对于《西游记》研究来言,尤其如此。当我们发现世本前十五回基本是沿袭《释厄传》而成,以朱鼎臣为代表(他仅是“编辑”)的民间说书艺人是“大闹天宫”的第一创作者,吴承恩只是在前人基础上修改润饰的最后写定者时,显然我们就应该换个角度认识“大闹天宫”所表达的思想意义,而不能再简单地将其视为单纯的吴承恩个人的思想表达了。
  过去关于“大闹天宫”的意义有多种认识和评价:如孙悟空大闹天宫是反映的“历史上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农民战争、农民起义”;或说孙悟空是一个“穿着神话外衣的市民英雄形象”,再或说“前七回反映了人民的反正统的情绪”等等。笔者以为这些评论都是不错的,他们分别揭示了闹天宫中悟空形象的思想内核--人民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和反抗道路。但是这些评论都面临着一个不易解答的问题:为什么一个理想主义的英雄形象,却出自于讴歌过“万历千年保天位”的封建文士之手?而且这样一个英雄人物,为何最终走了“皈依正道”的投降之路?前者引起了人们对吴承恩著作权的怀疑,后者则导致了一些极端看法,如批判孙悟空“从魔到神的转变,实质上就是从叛逆英雄蜕变为统治阶级的帮凶和打手”,“而《西游记》也就成为一部镇压和瓦解人民反抗之经〔(4)〕”。
  现在,在切实的版本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回答:首先是朱本塑造出一个反抗束缚要求自由蔑视传统敢于斗争的代表正义的浪漫主义英雄形象,虽然他还包含在《西游释厄传》这个基本框架中,但无论从人物形象还是从故事比重来讲,“闹天宫”显然都不是“释厄”所能概括的,是一部独立的英雄篇章,反映了人民的反抗意志和斗争精神。当吴承恩动手修改西游的取经部分时,不得不继承了人民创造的英雄故事中的形象核心--机智勇敢善于斗争等宝贵品质,并发展了悟空在取经中的作用,使他成为取经核心人物。但是吴承恩对“闹天宫”显然是不甚赞同的,这就体现在他在“闹天宫”部分通过自己增加的细节文字,做了对悟空形象的限制和篡改,使之披上稍许灰色的成份。这主要体现在四点,也是“闹天宫”部分朱吴主要的差异:(1)世本增加了如来佛数说孙悟空的一段话,间接地为玉帝应该稳坐天宫找到借口,驳斥了孙悟空凭本事坐天宫的要求;(2)增加了孙悟空结拜七兄弟的内容,其中除牛魔王外,狮驼王、鹏魔王即狮驼国的青狮和大鹏金翅鸟,猕猕王即六耳弥猴假悟空,均属西方路上的“毒魔狠怪”,这样就把被压五行山前的悟空和魔怪扯在一起,贬低了闹天宫的悟空的身份;(3)增加了孙悟空与二郎神赌赛时变土地庙与变花鸨的内容,前者讽剌悟空是妖精顾头顾不了尾,后者则作者直接注解,“二郎见他变得低贱--花鸨乃鸟中至贱至淫之物,不拘鸾凤鹰鸦都与交群”,是变相地贬低悟空身份;(4)增加了作者特意创作的一首七律;“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以及“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等诗句,无形中把人民创造的一个反抗封建统治的英雄典范,逐步引入到当时盛行的抽象的心学范畴,使悟空成为‘心魔’的代表,为取经故事中悟空的皈依正道修心炼性铺平了道路。从这几点看来,吴承恩对于闹天宫的悟空并不由衷敬佩,相反贬大于褒,只不过人民塑造出来并久已流传的悟空形象,迫使他不能不承继不来,否则就无法向读者交待。有趣的是,解放后拍摄的“大闹天宫”动画片与各种节本,基本上都把吴承恩的增添删除了,无意间恢复了类似朱本中描写的那个勇敢无畏的反抗者的纯洁形象,这说明古往今来人民的欣赏力与鉴定力--人民的心是息息相通的,他们不允许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沾上不洁的尘垢。
  最后,需要申明的是以上所进行的只是朱吴相同部分的微小差异比较与评判。笔者无意整个否定吴承恩,他在《西游记》后八十五回中的创作功绩是巨大的,在前十五回中进行的形式加工、语言润饰也是卓有成效的。没有吴承恩,就没有这本举世闻名的神话小说中的瑰宝,但是,吴承恩不朽,人民同样不朽,没有他们率先创造出的那个活泼生动的反抗者孙悟空形象做为整部百回巨著的核心,《西游记》的产生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不仅创造了长篇小说的艺术形式,而且在这种形式中倾注了自己的爱与恨,创造出影响古代优秀作家不能不跟随其前进的艺术典型来。人民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及这两种力的结晶--不朽的孙悟空形象是值得我们永远歌颂与自豪的。
  同样,客观地评价吴承恩也是必须的。他与人民之间有着时代、社会地位赋予他的不可避免的的差距。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种差距,因为他最终完成了《西游记》主题和人物的彻底转变,就把他一棍子打死,把他说成是“帮凶与打手”的塑造者。他虽有过对闹天宫的不满,但最终没有扭过时代与社会真实的教育,还是在后八十五回中完成了一个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善于斗争敢于斗争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这个形象正是前十五回的有机发展与自然延伸。
  


注:
  (1)引自郑振铎《西游记的演化》,《西谛书话》76页。
  (2)(3)参见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242页。
  (4)引文均见吴圣昔《关于西游记主题讨论的几种意见》,载《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一书。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