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西堤红山销售说辞之大话…
《西游记》中的五行团队…
《西游记》圣境
《西游记》的流氓无赖意…
不朽的童心审美的游戏—…
《西游记》宗教描写的艺…
百年《西游记》作者研究…
佛光幻影中世俗女性的映…
美德与奴性的结合——浅…
哲学解读《西游记》
最新热门    
 
几度西游,几层春秋,几行脚步?

时间:2009-8-8 16:56:08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
《西游记》小说是世代累积型的古代名作。如何探究《西游记》立象演变中的脉络,古今中外都要贯通,但要着重体悟中国美学立象学说。从书名变迁看,《西游记》书名变化重“游”字,“西游”不是以前“诗话”本所述只是一次到达西天取得经文,而在孙行者经历来说,到达西方却是多次。这是唐僧师徒形象组合为象征人生不同功能的写法。看似离开玄奘取经故事历史条件的后代文辞运用,却正好把寓言立象中如何象其物宜的历史文化印迹留下来了,把参与改编、写定及介绍、传播《西游记》故事的人们那些知识、情感与情趣留下来了。这是审美阅读不可忽视的。从角色看,《西游记》小说在世代积累而成中几经变易,唐僧五众角色之间矛盾的解决,差异的调理,终于促使和谐团队的形成,集体实现了新的成就,《西游记》小说立象寓言特征的演变情况放在唐僧取经团队建构上说,有多层次、多角度体味形象所具审美价值的可能性。对这样的审美创造的特定取经团队的形象,应该立足于中国美学立象学说,兼融西方和其它国家、民族美学或审美经验中的有益东西,加以会通。
 
【关键词】 《西游记》;取经团队;立象脉络;寓言特色

 

  
  一、总题小引
  
  1.清初张潮在《幽梦影》里指出《西游记》是一部悟书。他没有仔细论述。乾隆年间张书绅在《新说西游记·总评》里对此做了发挥。他认为,“南华庄子是喻言,一部西游亦是喻言,故其言近而指远也。读之不在乎能解,全贵乎能悟,唯悟而后[能]解也。”“西游一书,本文亦似平平,极其浅近,探其旨趣,实天人性命之源也。”虽然他具体解说只重明儒,而且拘牵于《大学》一篇,有局限性,总评的思路还是有见地的。至于受《西游证道书》版本误导,以为百回本小说与《长春真人西游记》是一回事,不足深责。他能看出《西游记》小说文章特征的寓言(与喻言通)性质和悟解关系中可能会有的审美领会层次的差异,特别是指出其深层次上蕴涵的“天人性命”关系领悟的旨趣,这无疑是可贵的。近代主张进行中国小说革命的梁启超在认识古代小说宝贵遗产时,也有新见。与一般只看到《西游记》谐趣、奇异方面特点的人士不同,他更看重深层的特点。他把这部古代小说名作看做哲理类小说,也就是把形象生动与哲理丰厚融为一体的小说。这也就更宽敞地打开了从“悟书”进而认识这部小说以寓言为突出特征显示出饱含哲理这样美学品格的思路。
  
  2.中国古代小说美学品格的把握属于中国美学特色的必有内容。我曾在《<西游记>文体特征的再认识》、《传播学与美学》等文字中论述过中国美学的要略是由《尚书》、《周易》及《易传》所传的立象学说。其中由立象尽意、象其物宜等形成的观象、立象均需品物、品象的观念是发展出后来具有丰富形态的审美品类学说的理论基地。当然,儒家、道家与佛家后学等都对审美品类学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例如,庄子讲象罔故事实际上是显示了观象、立象、品象都要以网状动态结构去把握的思想。又例如《荀子·正名》在论述“用丽俱得,谓之知名”之后,又强调“人无动而不可以不与权俱”,就是说,要把品评、衡量事物的工具随时带在身边,以便权衡变化万端的事物形象所具的品位。佛经及宝卷中常有以品分类和褒贬人物的。季羡林先生在回忆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时,很注重他的道德、文章与人品在继承中国深层文化传统基地上的统一。那里引述了日本学者岩山三郎有关中国人美学观念的一段话:“西方人看重美,中国人看重品。西方人喜欢玫瑰,因为它看起来美,中国人喜欢兰竹,并不是因为它看起来美,而是因为它们有品。它们是人格的象征,是某种精神的表现。这种看重品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价值的表现,这样的精神价值是高贵的。”这些话是触及到中国美学特色的有得之言。不过放在观察古代小说名作如《西游记》这样的作品上来说,还要做分别细致的认识。比如中国美学审美品类学说中,既有比西方美学大为丰富多样的基本审美类别的品类,也有构成审美活动要素的品类,也有审美建造品级的品类,也有多样审美风格及所引起意境感兴的品类,还有与各种审美文化形态的具体体裁相关的品类。这些品类在历史流变中与人们自己言行品类变化有密切联系,从而引出分合移换的形态。《西游记》小说从初始的民间传说、绘画、平话到诗文、杂剧、宝卷直到由粗疏的小说,再经具有更高审美造诣的人士加工、整理、改造、写定、校订,形成百回本的传世名作。人们称之为世代累积型的古代名作。这是符合实际的,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究其美学品格变化脉络的课题。
  
  3.如何探究《西游记》立象演变中的脉络,如何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中孕育的这部具有特异审美文化形态作品的代表性,又有多层次、多地域人们审美认同功效的古代小说,看来需要采取季羡林先生倡导的“不薄西方爱东方”的态度。古今中外都要贯通,但要着重体悟中国美学立象学说。要把几百年来行之有效的义理、辞章、考据等学问,加上现代兴起的传播学等,都在立象脉络的比较、研索、把握上统一起来,并且发现这种脉络指向真、善、美综合体现的情况,加以如实的整理与表达。这种实实在在的工作,也许能为中国美学向新层次的转型提供点有用的参考。
  
  4.此处可用一例做点比较,以期引起读者浏览下面各题的兴趣。德国的莱辛在1766年出版了他的《拉奥孔》,副题是“论绘画和诗的界限”。他从古希腊雕塑表现拉奥孔父子被群蛇缠绕仍保持外观美的情景与维吉尔所作史诗中对同一情节描绘的不同说起,引申出美学判断。他认为雕塑同于绘画,都是空间艺术,宜观静态,最高原则是表现美;诗及其它叙事艺术是时间艺术,宜观动态,最高原则是表现真。他认定诗画共同点是摹仿自然,换句话说,形象来自从空间到时间的不同摹仿。善如何与二者统一,他说得不够。此作显然是对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开拓与扩展,对西方美学以后关于形象思维理论的衍生有推动作用。有趣的是,中国小说《西游记》故事发展中也有类似的可比较现象。南宋时期到元初,不但有诗人刘克庄在诗中以“取经烦猴行者”写出了玄奘取经故事的要略,又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加以粗浅演绎。元代磁州窑所造瓷枕上唐僧师徒取经绘画加上吉祥花纹装饰,已经具备百回本小说中取经团队的大致架构,孙行者已是威武地领先开路的形象。被国家图书馆和胡适先生分别收藏的《二郎宝卷》,据记载刊刻在明嘉靖年间。尽管猴王被压山下具体原因不同,其描述孙行者在取经行列中的作用与地位与元代流传下来瓷枕中形象非常吻合。尽管还没有前人对这两者做过比较,元末明初还有《西游记》平话等已佚的叙事作品,只余残段,有待新的发现,但是《二郎宝卷》本身却已自述了立象的意图。那里说:“望前走,奔雷音,连人带马五众僧”。又说:“师徒们,不消停,竟奔雷音取真经。见 活佛,拜世尊,开宝藏,悟心空,三华聚顶五气生。悟性客,看分明,唐僧譬语不离身。”这是说写作意图,也是说传播意图,更可以作为瓷枕上静态形象的动向意图解说。从中国美学立象尽意、象其物宜的理论来看,其体现的人的各种感官和悟性的贯通,使得审美文化形态中创造与领悟的综合理解更有中国特色。自然,摹仿在这种学说中只是体现真、善、美统一的必要条件之一,却不再是惟一的目标。所谓“譬语”,也就是比喻,从文本和艺术方法上讲,也正是点出了到此时的西游故事已经体现了鲜明的寓言的特色。这也正宣告了百回本加工的必然趋势。
  
  5.以上几则,叫做小引。引什么?无非是对从美学视角观察《西游记》的思路做些引述。如果这种思路的应用引出有关《西游记》的一些有趣问题和相关的议论,能够引动更多关心这一小说的人士和读者的交流,那是我所期盼的。
  人们已经熟知《西游记》百回本故事的大略。在一般读者印象里,这部小说里说的唐僧取经故事就是经历许多艰险到达西天,说来就是一次西游;说起写定者、校订者也大都知道是明代;至于唐僧取经的师徒人数也大都知道“五众”。要是从立象演变过程看,这几点都得另加议说了。
  
  二、从书名变迁看几度西游
  
  写唐僧取经故事的作品都以见到佛教尊崇的如来为目的,而其早期作品并不以“西游”为篇名。刘克庄《释老六言十首》所写点明“烦猴行者”的取经固然不说是“西游”,被认为宋元间传刻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也没有“西游”的说法。近代以来,人们已经知道《西游记》百回本小说既不是玄奘口述,由弟子辩机笔撰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的直接演绎,也不是道教全真派祖师邱长春弟子李志常奉师命记述的《长春真人西游记》的同一作品。胡义成介绍元代佛道斗争中全真派为反击佛教攻势而编创的演绎《长春真人西游记》的《玄风庆会图文》。他以为这就是《西游记》的初稿,并认为定本也是由尊崇全真教义的道士所完成的。此说为《长春真人西游记》影响的历史线索提供了有意义的材料。但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回答:一是说“《玄风庆会图文》分六十四个回目,已是小说样子”,能说就是百回本《西游记》“五众”上西天取佛经的样子吗?二是百回本《西游记》从三教或三家同有修持之道出发,写了他们主张修持的要略,却常常点明嘲弄“全真道士”,这与尊崇全真派吻合吗?三是说《西游记》创作史迹,即可以证明全真道士师徒写定百回本小说的蛛丝马迹,会留下来,但这很需要进一步把证据呈现出来。我也这样希望。在这几个问题得到进一步证据之前,我倒觉得此种问题可以从另一角度观察《大唐西域记》和《长春真人西游记》对取经故事传播中立象与取名的影响。
  说起唐玄奘长途多年完成赴印度取经,那是中印文化交流史和中华文化发展史上著名事件。自号长春子的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的邱处机奉元太祖召请到西域雪山应对治道,被赐爵大宗师,让其掌管天下道教,也是宋、元之际社会巨变中的大事件。随后发生的佛道争胜的事变会有文化地位上消长推移的变化,但在社会巨变中广大被冷落的知识阶层和遭受民族压迫的汉人及其他南方少数民族,却难以消除对中原华夏文化胜迹及作为民族脊梁人物的怀思。作为盛唐文化胜事代表的取经故事实际上成为曲折传达民志民情的立象源泉之一。《西域记》和《西游记》在命篇上同构近言,实际上成为比较而借取的有效方法。或许这才是《西游记平话》流行的社会审美心理依据。要从文词运用上说,“游”,历来是显示为某种不确限过细的目标而具备较大自由度的行为过程。儒家有游学,道家有游方、云游,佛家也有游方僧、游脚僧,连那时的公职人员称自己在某处的为官经历,也叫游宦。正是在记述游历的文字里会透露某些历史人物的面影与心理。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试看其中有无关于西游记名称的信息。
  据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记述推定,约于公元1225年前后在世的张世南,其活动主要相当于南宋与金对峙时期,也可能延伸到蒙古军南压的时期。他在《游宦纪闻》中记述了所曾为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