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水龙经》总论
论《水浒传》中史进形象…
从儒家思想看《水浒传》…
百回本《水浒传》的文本…
试论《水浒传》的悲剧历…
《水浒传》与梁山泊文化…
《水浒传》叙事结构的文…
论《水浒传》“三而一成…
“宋江三十六人”漫谈―…
金圣叹《水浒》评点的理…
最新热门    
 
《水浒传》谶言初探

时间:2009-8-8 16:56:44  来源:不详
融入人民群众思想感情、展现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在人民群众中长期广泛流传、对人民群众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诸如水浒传那样的古典通俗小说,应该说是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更忠实地记录了历史的“事实”,反映了历史的“精神”,是另一种更为真实的历史记录。

替天行道是水浒传的核心,天人感应是其哲学基础,几乎每一重大事件都有天意在冥冥之中起着作用。贯穿水浒传始终的神秘主义气氛,往往较为集中地体现在谶言上面。其谶言内容之丰富、种类之繁多,在古典通俗小说中都是罕见的。由于水浒传是一部经过千百年锤炼,广泛融汇吸纳并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民众思想感情的作品,它确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民众文化的特征,对其谶言的研究自有重要意义。当然,其他类似的古典通俗小说亦有其价值。本文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界的注意。

(本文写作中曾得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孙家洲等先生的鼓励和指正,谨表感谢) 

注释:
(1) 《读第五才子书》。
(2) 《明史·流贼·李自成传》。
(3) 《元史·河渠志》三。
(4) 《史记·秦始皇本纪》。
(5) 《国语·郑语》。
(6) 《后汉书·张衡传》。
(7) 本文所引水浒传文字,除特别注明者,皆为百回本。
(8) 此谶在水浒传最初的蓝本--《宣和遗事》中即已出现,但不是童谣,而是天书上的四句诗谶,字句也有所不同。四句诗谶是:"破国因家木,兵刀用水工。一朝充将领,海内耸威风。"
(9) 《晋书·天文志中》:"凡五星盈缩失位,其精降于地为人。岁星降为贵臣,荧惑降为童儿,歌谣嬉戏……吉凶之应,随其象告。"
(10) 《后汉书·五行志》。
(11)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12) 此为百回本句文字。百二十回本则为"外夷及内寇,几处见奇功",以使该谶语与其增插的征田虎、王庆内容相吻合。
(13) 九天玄女法旨:"玉帝因为星主(宋江)魔心未断,道行未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失忘。"(第四十二回)
(14) 论者历来对"天降石碣"多有微词。如李卓吾即认为:"这是吴用诡计"。"梁山泊如李逵、武松、鲁智深那一班,都是莽男子汉,不以鬼神之事愚弄他,如   何得他死心搭(塌)地。妙哉!吴用石碣天文之计,真是神出鬼没,不由他众人不同心一意也"。(陈曦钟等辑校:《水浒传会评本》,第1264、127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由此,"天降石碣"不过宋江、吴用等人搞的"神道设教"而已,未必为谶言。此说亦有一定道理。不过,从总体看,这种解释与水浒作者所褒扬的"罡煞"精神相去甚远,乃为文化人对绿林英雄的一种不恰当的揣度,故笔者不取。
(15) 水浒简本《水浒志传评林》称作《旗杆图》,而不称《推背图》。此中原由未详,或《推背图》在民间亦称《旗杆图》。更可能是,《推背图》历来为统治者所禁,流行于大众之中的《水浒志传评林》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将《推背图》改称《旗杆图》。不过《水浒志传评林》的《旗杆图》,其文为:"十千加一点,冬尽称尊者,乃南面为君也。"不像正文,倒像是《推背图》的释文。
(16)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辑成》,中文版,第1416、1466-1467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17) 刘彭寿:《宋故承信郎彦通公墓亭记》,《桂林方氏宗谱》卷六,引自北京汽车制造厂工人理论组、历史研究所《方腊传》编写组:《方腊传》,第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8) 引自北京汽车制造厂工人理论组、历史研究所《方腊传》编写组:《方腊传》,第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9) 《宋会要辑稿》第176册,兵一○,讨叛四,方腊。引自何竹淇编:《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二)(上册第二分册),第442页,中华书局,1976。
(20) 方勺:《泊宅编》卷下,第98-98页,中华书局,1983。
(21) 《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一,讨方贼。引自何竹淇编:《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二)(上册第二分册),第436页,中华书局,1976。
(22) 张锦池:《论〈水浒传〉和〈西游记〉的神学问题》,载《人文中国学报》第四期(1997年7月)。
(23) 此谶本为吴用为迫使卢俊义上梁山而编造的,但其后却应验不爽,为吴用始料不及。显然水浒作者另有用意。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